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忻州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忻州市紅色文化歷史

忻州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忻州市紅色文化歷史

山西省紅色革命根據地有哪些

山西省

1、長治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黎城縣黃崖洞革命紀念地。

2、晉中市左權縣麻田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

3、大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大同煤礦遇害礦工“萬人坑”展覽館,靈丘縣平型關戰役遺址。

4、忻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五臺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徐向前故居和紀念館。

5、呂梁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石樓縣紅軍東征紀念館。

6、太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山西省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太原解放紀念館,太原臺駘山抗戰紀念館。

7、代縣陽明堡機場戰鬥遺址。

8、忻州市黑石頭溝雁門關伏擊戰遺址。

9、臨汾市臨汾戰役紀念館。

擴展資料:

山西成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緣由

山西屏衛西北,與陜甘隔河相望,是距離延安紅色政權最近的區域。這壹地緣特點決定了山西抗日根據地文化的獨特樣態。壹方面,它始終保持著與黨的抗戰文藝政策的高度壹致性及執行的迅捷性;另壹方面,又呈現出有別於陜甘非日軍占領區域的鮮明特點。

黨中央關於抗戰文藝的方針政策,黨對各抗日根據地文化工作的指示與部署,包括文化幹部委派通常都先期抵晉並由此深入、擴散,輻射至冀魯豫內蒙古等地。

山西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成就經驗也因之得以及時總結並推廣,其間出現的種種問題也得以及時反饋給陜甘,為黨中央文藝工作決策提供了現實樣本,特別是抗戰文藝的通俗化、民族化實踐。

早在1938年初,山西抗日根據地即從抗戰形勢需要出發,率先成立了通俗文藝研究會、大眾文藝社等文藝組織,創辦地方化方言土語化的《中國人》報,著力鄉村文化、鄉村劇團建設及文藝大眾化實踐,致力於“建設真正的大眾的新文化”。

毛澤東同誌與《晉綏日報》編輯部工作人員的談話及《晉綏日報》改變新聞作風、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的辦報方向,仍是我們今天新聞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則。

而由延安輾轉太行和太嶽根據地的木刻工作團、戲劇工作隊創作風格的突出變化,其民族化、鄉土化創作成果,以迥異於延安魯藝的新風貌引起廣泛關註並引發論爭,最終成為促成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的動因之壹,山西抗日根據地始終大力實踐的大眾化、民族化方向也成為《講話》認同並倡導的創作方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色旅遊

中國***產黨新聞網-抗戰文化紅遍山西抗日根據地

山西的紅色旅遊都有哪些地方?

另外還有個西河頭地道戰遺址很很出名: 位於山西省定襄縣城西二公裏處的西河頭村。距太原去五臺山旅遊的必經之路忻阜公路僅壹公裏,被譽為點綴在五臺山旅遊線上的壹顆璀璨明珠。地道戰紀念館自開館以來,接待了六十七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四千余名及國內遊客壹百余萬人次。 定襄縣抗戰時期為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西線的重要門戶,解放戰爭時期也是軍事戰略要地。戰爭年代,全縣壹百五十七個自然 村就有八十多個挖有地道。西河頭地道戰遺址,馳名中外,它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兩大地道戰遺址之壹,壹九八六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所在地定襄縣,為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西線的重要門戶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軍事戰略要地。 西河頭地道,開挖於1942年,始為簡易地道,只能藏人。後根據戰爭需要,逐步完善,到1947年秋,動員500余人,經40晝夜才挖成了全長五公裏的能防水、防煙、防毒,並由三條大幹線,五十二條支線所組成的縱橫交錯的地道網。其結構***構***分三層,內有出入口、出擊口、卡口、翻口、陷井、地堡、明暗槍眼,“迷魂陣”以及指揮部、休息室、儲藏室、水井、廚房等戰鬥和生活設施,是壹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長城。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西河頭人民和定襄武工隊,依托地道,配合地雷,開展了地道戰、地雷戰,同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前後***經過大小戰鬥11次,擊擊傷了敵人1000余人,繳獲各種武器400余件,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95年在地道戰紀念館院內建成起了壹座花崗巖大型石雕群像所組成的定襄革命烈士紀念碑,並經過對展廳模型整修,資料文物充實,地道遺址恢復性維修和新增“聽抗戰故事、看抗戰影片、吃抗戰飯菜、穿抗戰服裝”等系列“話抗戰,憶當年”的參觀教育內容後,重新對外開放。參考: 大同旅遊網

紅色革命老區——魅力忻州

知道忻州的人不太多,知道杭州的比比皆是。

實際上,忻州是個很不壹般的城市。四大佛教聖地的五臺山就在忻州地區, 歷史 上戰事頻繁的雁門關也在忻州地區,她是山西省唯壹擁有長城、太行山、黃河三大 旅遊 元素的地方。

2020年國慶節過後,我從太原乘高鐵到忻州壹遊。

忻州很值得宣傳包裝壹下推介壹番,也很值得 旅遊 的人們走壹走,看壹看。

值得壹提的是代縣雁門關,其名氣和意義不輸山海關、居庸關,但是,因為這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來這裏 旅遊 的人們不是太多。

據史料記載,偉大領袖和總理,曾在1948年4月6日登臨雁門關,並感慨雁門雄關的滄桑 歷史 。

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忻州的:忻州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長城與大同、朔州為鄰,西隔黃河與 陜西 、內蒙相望,東臨太行與河北接壤,南屏石嶺關與太原、陽泉、呂梁毗連。忻州還是雜糧之都,這裏的雜糧約有15大類、600余種。其中主要雜糧可簡稱為“壹粱(高粱)”、二薯(馬鈴薯、紅薯)、三麥(燕麥、蕎麥、藜麥)、四米(小米、黃米、糜米、甜糯玉米)、五豆(紅蕓豆、大豆、豌豆、蠶豆、綠豆)”,有種說法是“世界雜糧看中國、中國雜糧看山西、山西雜糧看忻州”。或許有宣傳誇大的成分,但是也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

有個短信段子說:知道保爾的人不多,知道比爾的人很多;知道魯迅的人不多,知道周迅的人很多,知道高爾基的人越來越少,知道高爾夫的人越來越多。我想到了忻州,知道忻州的不多,知道杭州的人很多。

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 歷史 。這裏險關要塞,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忻州文化積澱深厚,人傑地靈。

我住在忻州古城的 健康 東街店,從這裏出發,徒步2,3公裏的樣子,就到達古城的東城門。

從東門可以登上古城墻,然後可以往南門行走。城墻上還有人力三輪車、電動車,方便懶惰的遊客乘坐。

從南城門下來的商業街,煞是熱鬧,人流如潮,使人忘記了現在還是瘟神猶在,大疫當前。

走在商業街上,使人想起這裏昔日的繁華。

貂蟬故裏

貂蟬,是 歷史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壹。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沈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貂蟬故裏在忻州市東南三公裏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壹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

紅色革命教育勝地

忻州地區不但是狼煙四起的古戰場,近代抗日戰爭期間,在這裏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保家衛國的故事。

夜襲陽明堡機場、忻口戰役是最為著名的抗日戰事。

夜襲陽明堡機場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為配合正面戰場的忻口戰役,在山西代縣襲擊日軍飛機場的壹場戰鬥。此次戰役殲滅日軍100余人,擊毀擊傷飛機24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

夜襲陽明堡機場戰鬥,是繼平型關捷、雁門關伏擊戰切斷日軍交通運輸線之後中國軍隊取得的又壹次重大勝利。

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山西忻口抗擊日軍,保衛太原的中心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壹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

山西有哪些紅色景點?

山西國民師範舊址,太原解放紀念館。

山西國民師範舊址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五壹路245號。是省城保存較完整的壹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紀念性建築。主要建築坐北朝南,古樸典雅,是民國初年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建築相結合的典範。

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是1919年閻錫山創辦的壹所專門培養全省小學教員的師範學校。從五四運動開始,這裏很快成為傳播新思想,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革命組織,從事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重要陣地。許多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如徐向前、薄壹波、程子華、李雪峰等都在這裏受到馬列主義啟蒙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的。

1936年冬至1937年秋,在中***山西省工作委員會公開的直接領導下,“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在這裏設置了培訓機構,舉辦了“軍政訓練班”、“民訓幹部教練團”等,先後培養了四千余名優秀幹部,同時還成為山西新軍的策源地,為促進和堅持山西乃至華北的統壹戰線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太原解放紀念館位於太原東山的牛駝寨。這片土地當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戰場之壹。牛駝寨地勢陡峭,溝壑縱橫。自古以來就是兵家攻守太原的軍事要塞,有"太原門戶"之稱。

太原解放紀念館是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解放太原戰役中,我人民解放軍經過壹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力舉攻克牛駝寨等東山四大要塞。壹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懷抱。從此,推翻了閻錫山長達三十八年之久的統治。

紀念館系仿古建築,極富民族特色。紀念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展出428張歷史照片和120多件實物,組成六大部分,反映了太原戰役的全過程,結尾部分展現了太原新貌。

前行即陵園區,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墓區呈壹字形排列,有2000名烈士長眠在這裏。前有紀念堂,堂內鐫刻著5000多名為解放太原捐軀的烈士英名,周圍陳列著省城人民敬獻的花圈、挽聯,寄托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

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紅色旅遊景點介紹

什麽叫做紅色旅遊?紅色旅遊指的是以中國***產黨建立以後所遺留下來或者承載的.產物,無論是文化建築還是精神的傳遞,都是紅色旅遊的載體。紅色旅遊將人文景觀與綠色的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的將革命的傳統教育呈現出來。那麽,中國有哪些紅色旅遊的地方呢?下面我就列舉壹些國內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壹、北京市

1.天安門廣場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宛平城

3.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4.李大釗烈士陵園

5.中國國家博物館

6.順義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二、天津市

1.盤山烈士陵園

2.平津戰役紀念館

三、河北省

1.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2.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3.邯鄲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涉縣129師司令部舊址)

4.保定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易縣狼牙山風景區,安新縣白洋澱景區,清苑縣冉莊地道戰遺址,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5.唐山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豐潤區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樂亭縣李大釗故居和紀念館)

6.邢臺市邢臺縣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陳列館

7.滄州市獻縣馬本齋烈士紀念館

四、山西省

1.長治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黎城縣黃崖洞革命紀念地)

2.晉中市左權縣麻田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

3.大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大同煤礦遇害礦工“萬人坑”展覽館,靈丘縣平型關戰役遺址)

4.忻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五臺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徐向前故居和紀念館)

5.呂梁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6.太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山西省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太原解放紀念館)

五、遼寧省

1.沈陽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九壹八”歷史博物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2.撫順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戰犯管理所舊址)

3.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景區

4.錦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遼沈戰役紀念館,黑山阻擊戰紀念館)

5.葫蘆島市塔山阻擊戰紀念館

6.大連市關向應故居紀念館

六、黑龍江省

1.哈爾濱市區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哈爾濱烈士陵園)

2.哈爾濱市尚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尚誌市革命烈士陵園,趙壹曼被捕地)

3.牡丹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海林市楊子榮烈士墓及剿匪遺址,寧安市馬駿故居和紀念館)

七、江蘇省

1.南京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梅園新村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渡江勝利紀念館)

2.江蘇新四軍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鎮江市句容縣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鹽城市新四軍重建紀念館;泰興市黃橋戰役紀念館;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3.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館

4.南通市海安縣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

5.淮安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安旅行團革命歷史陳列館)

八、浙江省

1.嘉興市南湖風景名勝區(中***壹大舊址)

2.紹興市魯迅故居及紀念館

3.臺州市解放壹江山島戰役紀念地

4.溫州市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

5.寧波市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九、安徽省

1.宣城市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及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2.淮北市濉溪縣、宿州市蕭縣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及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3.六安市金寨縣、金安區、裕安區、霍山縣和安慶市嶽西縣大別山紅色旅遊區(點)(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皖西烈士陵園,獨山革命舊址群,紅二十五軍軍政機構舊址,嶽西縣及金寨縣紅二十八軍軍部及重建舊址)

4.蕪湖市王稼祥紀念園

5.滁州市藕塘烈士紀念館及中原局舊址

十、福建省

1.福州市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2.龍巖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長汀縣福建省蘇維埃舊址,福音醫院舊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中***福建省委舊址,福建省職工聯合總工會舊址)

3.三明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長征集結出發地,北山革命紀念園,泰寧縣紅軍街,建寧縣紅壹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

4.漳州市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陳列館

5.南平市武夷山赤石、大安紅色旅遊景區

;

山西紅色景點

1、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城太行街363號,是壹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集旅遊觀光和博物館價值為壹體的國家壹級博物館和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直屬山西省文物局,正縣處級建制,性質為歷史類博物館。

2、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景區

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景區於離襄垣縣城西23公裏處的大平村,是上黨戰役指揮部的壹個舊址。1945年l0月,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率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部由崔蒙移駐這裏,住在小東院孫樹章家。

3、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

王家峪位於武鄉縣城東四十公裏的丘陵山區,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中央北方局所在地。

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和北方局書記楊尚昆、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陸定壹,總供給部長楊立三,以及壹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等老壹輩革命家曾在這裏長期生活、戰鬥,領導和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遊擊戰爭和政治鬥爭。

因此,壹九六壹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八路軍總部磚壁舊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磚壁村,位於距縣城五十公裏的東部山區。這裏,南、西、北三面臨崖,僅有壹條峽谷小道可接通內外;東面靠山,經兩道天然壕溝,可進入崇山竣嶺之中,真乃壹塊天然的戰賂要地。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

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左權副總參謀長等八路軍領導人曾在這裏生活、戰鬥,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壹九六壹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

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位於山西潞城市西部文王山腳漳水河畔。抗日戰爭中後,中國***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山。

1938年10月25日至39年7月8日,八路軍總司令部同中***中央北方局在北村駐紮了256天。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等曾在這裏進行了偉大的革命實踐。建立了晉東南農、工、青、婦、武、文抗日救國總會。

進行了多次“反摩擦”、“反掃蕩”、“反圍攻”鬥爭,創建了華北大片敵後根據地,掀起了以上黨為主的太行幾百萬兒女抗日熱潮,此間有“朱德司令種南瓜”、“公文包之謎”等故事。

百度百科-八路軍總部磚壁舊址

百度百科-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

百度百科-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

百度百科-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景區

百度百科-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 上一篇:溫州海外旅行社溫州海外旅行社
  • 下一篇:冶煉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壹級承包企業資質標準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