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

信息安全風險缺口是指

信息安全風險的差距是指IT發展與安全投入、安全意識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在2015舉行的“反信息詐騙聯盟成立壹周年暨首屆反信息詐騙高峰論壇”上,國內首部反信息詐騙白皮書指出,很多詐騙分子掌握了受害者的詳細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消費記錄等,以此精心打造場景化的“精準詐騙”。此外,大數據成為詐騙工具,詐騙案件量也在增加。

近日,知名漏洞響應平臺“Patian”發布消息稱,季風論壇2300萬用戶數據被泄露。據了解,泄露的信息包括賬戶信息,包括賬戶名稱、郵箱地址和加密密碼。無獨有偶,中國鐵路總公司在線訂票網站12306.cn近日被曝包括賬號、明文密碼、ID郵箱等用戶信息被泄露。

顯然,用戶正在經歷壹場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機”。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數據顯示,從2014年6月到20110年6月,騰訊手機管家* *共收到用戶舉報的詐騙短信6255萬條,用戶主動標記詐騙電話6287萬個,每月新增詐騙短信和詐騙電話數量都在增加。

擴展數據:

要想“天下無賊”,黑色產業鏈是這壹環節的重要渠道。《白皮書》認為,正是由於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散見於法律法規中,缺乏系統性,導致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調動整個產業鏈的力量,通過“警、企、民”的聯防,建立壹張反信息詐騙的天網,讓各個環節緊密配合,從而有效打擊詐騙黑色產業鏈。

其次,實行軟件開發人員問責制。軟件開發者獲取信息的行為是這個“導火索”的重要導火索,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必要,關系到廣大用戶。

然而,軟件開發者頻繁的信息泄露事件為這種事態埋下了多重隱憂。顯然,主管部門需要加快制定政策和安全標準,提高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的安全認證門檻,對軟件開發者獲取個人信息提出明確的規範,禁止收集不必要的信息,讓用戶在隱私授權上保留選擇權。

人民網——網絡安全現狀堪憂。如何堵住用戶信息泄露缺口?

  • 上一篇:辦理入職時人力要提供學信網的截圖,請問這樣人力還會去學信網驗證嗎?
  • 下一篇:信息環境下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研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