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意識和觀念落後。
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觀念相對薄弱,企業對物流的認識大多局限於運輸、倉儲等低附加值服務,而對物流系統設計、物流合理化、信息系統開發等高附加值服務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樹立現代物流意識,沒有充分認識到現代物流管理是降低企業總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更嚴重的是,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觀念,沒有把物流作為優化生產流程、加強市場運作的關鍵,而是把物流活動放在從屬地位。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的部門,不包括壹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統壹。這既是現代物流管理知識普及不夠的問題,也是實踐中物流總成本把握的壹些難點。
2.企業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對落後。
目前,雖然我國信息通信的發展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壹定的基礎,但物流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落後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壹大因素。目前企業硬技術建設和應用不足,特別是軟技術發展嚴重滯後,物流信息設施(續信網內容)投入不足,設施老化嚴重,物流作業方式落後,導致物流作業效率低下,費時費力,企業運營成本長期居高不下。而且企業信息化建設滯後,企業電子化水平低,導致信息添加和處理手段落後,遠不能令人滿意。另壹方面,信息化的滯後必然導致企業物流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3。企業物流管理水平低,內部物流系統沒有理順。
由於企業信息化的滯後,壹些先進的管理方法無法在企業內部推廣,目前的模式無法在企業內部推廣,而現階段工業化水平的限制,嚴重影響了企業物流合理化和實物管理水平的提高,導致物流行動水平低,企業物流專業化技術水平低。物流管理水平低決定了物流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低,導致物流成本高甚至上升。雖然企業對物流系統進行了改革,但並沒有真正理順。制度設計不夠科學和前瞻性,與社會物流發展和分工不協調。從供應鏈的角度看,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沒有梳理出來。在職能制或線性職能制的框架下,物流壹體化的組織結構仍然難以實現。企業物流中心建設還存在很多困難,內部配送難以實現,導致物流成本增加。
三,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
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完善企業流程管理體系
降低物流成本,企業首先要完善物流管理體系,從企業組織上保證有效的物流管理,要有專門從事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業化。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行動模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
2。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
根據物流成本效益的概念,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是考慮整個物流,而不是片面強調某個環節。也就是說,要把所有的物流環境都看作壹個物流系統進行整體設計和管理,以最佳的結構和最佳的配合充分發揮其系統功能和效率,實現整體物流的合理化。物流系統包括所有與物流相關的活動,如商品補充、倉儲、儲存、庫存管理、物流運作、裝運、配送和信息管理。顯然,為了提高物流質量,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從而降低整個企業的物流成本,構建物流系統並使其高效運行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手段。物流系統的構建程度通常包括三個基本過程:建立物流網絡、建立運營系統和建立運輸配送系統。物流網點指的是物流中心,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設立物流中心,壹定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樣,構建壹個操作系統,必須考慮如何設計操作程序,使其最合理、最高效。最後,建立運輸和配送系統。這個環節需要考慮的是用什麽樣的運輸方式,用什麽樣的路線運輸,用什麽樣的配送方式來實現效率最大化。就目前的現實而言,分配制度的效率是壹個值得關註的問題。多頻次小單位配送的發展,要求企業采用更高效的配送方式。但對於企業來說,由於配送頻繁且規模小,人員和車輛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造成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即使是大型企業也有這個問題,因為每個銷售區域的客戶和需求是不平衡的,除非每個地方的規模足夠大,這顯然是不現實的。目前的解決方案之壹是幾個企業聯合進行* * *同配送* * *同使用所有物流設施。
3。構建現代信息系統有效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現代技術,特別是高度發達的現代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物流的運作模式。現代信息技術縮短了企業之間的距離,企業可以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共享信息,快速獲取資源配置信息。與傳統方式相比,壹方面可以大大縮短反應時間,減少貨物在物流各環節的滯留時間;另壹方面,現代信息技術在信息獲取的廣度和準確性上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使得企業物流在時間、空間和數量上的決策更加可靠。現代信息系統在倉儲管理和運輸管理中的應用,對提高倉儲和運輸效率,減少貨損貨差有非常明顯的作用。現代信息系統將企業的訂單意向、數量、價格等信息在網絡上傳遞,使生產和流通全過程的企業或部門共享其帶來的利益,充分應對可能出現的需求,進而在不同企業間調整業務行業和計劃,這無疑使企業有了從整體上控制物流成本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