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三園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蘄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擴建,使其成為主要的園林場所之壹。道光年間,國事衰敗,財力不足。但寧可撤走萬壽、香山、玉泉的陳設,停止熱河避暑、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重建和裝飾。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洗劫壹空。同治皇帝在試圖修復圓明園時,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重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後,被官僚軍閥破壞,最終化為廢墟。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發動侵華戰爭。鹹豐十年(1860)八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65438年10月6日,圓明園被占領。從第二天開始,官兵們就開始瘋狂地搶掠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和平條件,英國公使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以清政府在圓明園囚禁英法戰俘為借口,命令中將·米切爾於6月1860+10月18率領3500余名侵略軍開赴圓明園。
“圓明園”是康熙皇帝命名的。位於北京西郊海澱區,毗鄰頤和園。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9),由圓明園、長春園、蘄春園組成。清朝康熙皇帝把這個花園給了他的第四個兒子胤禛(後來的圓明園遺址雍正帝),並把它命名為圓明園。經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量的物力,招待了無數能工巧匠,傾註了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精心打造成了壹座規模宏大、風景秀麗的離宮。
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來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所以這裏也被稱為“頤和園”。
圓明園被燒毀是普遍的說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真正的概念不僅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北京西邊的皇家三山五園。燒的範圍比圓明園大很多。這三山五園分別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清漪園、圓明園、長春園、景明園、靜宜園。
10 10月17日,英國首席代表爾金以清政府“缺乏道德,無視國際法”為借口,虐待18名被俘的英法“僑民”,並告訴清政府:“圓明園人民是英法僑民死亡的地方。(英國)誓將夷為平地”野蠻地命令英軍於5438年6月+65438年10月+08年6月和5438年+09年6月將北京西北郊的五座皇家園林(即圓明園、長春園、清漪園、景明園和靜宜園)燒成灰燼。當圓明園陷入壹片火海時,二進自豪地宣稱:“此舉將震動中國和歐洲,其效果遠遠超出千裏之外人們的想象。”。
65438+10月18到19又是壹個應該用黑石碑標註的日子。
英國軍隊點燃了圓明園
英法侵略者到達圓明園後,對其進行了洗劫。後來,為了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公使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焚毀圓明園。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使得這座世界聞名的花園成為壹片廢墟。
...查看更多
圓明園簡介揭秘圓明園,昔日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簡介: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理規模、傑出的建築技藝、精美的建築景觀、豐富的文化收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壹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萬園之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海澱,毗鄰頤和園。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圓明園、長春園、蘄春園組成。占地面積350公頃(5200多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園景100多處,建築面積160000多平方米。它是清朝皇帝在65,438+050多年間創建和經營的大型皇家宮殿。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典雅,又有江南園林的委婉多樣。同時吸收了歐洲園林建築形式,融合了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使人在整體布局上感受到和諧與完美。可以說“雖是人做,卻是開天辟地。”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燒殺搶掠,慈禧太後隨光緒皇帝逃往xi安。八旗兵、土匪、地痞趁火打劫,將園內殘存的、基本恢復的近百棟建築,陸續全部拆搶,使圓明園內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破壞。此後,圓明園的文物長期被官僚、軍閥和奸商掠奪,甚至被政府當局有計劃地破壞。北洋政府的達官貴人,包括壹些負責圓明園遺址保護的人,依靠手中的權力,從圓明園運出石雕和太湖石來修繕他們的園林。入侵者不僅搶走了珍貴的歷史文物,還毫不留情地將其化為灰燼。圓明園占地35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土地容積率比故宮多壹萬平米,水域面積等於壹個頤和園,總面積等於8.5個故宮!
它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典雅,又有江南園林的委婉。同時吸收了歐洲園林建築形式,融合了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使人在整體布局上感受到和諧與完美。真的可以說:“雖是人做的,卻是天方夜譚。”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聞名,而且是壹座皇家博物館,收藏豐富。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博物館的珍寶全部加在壹起,也比不上這座宏偉壯麗的東方博物館。”公園的大廳裏裝飾著無數的紅木家具,陳列著許多國內外罕見的文物。園林漢源閣是中國四大皇家圖書館之壹。園內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精要》等珍貴圖書和文物。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理規模、傑出的建築技藝、精美的建築景觀、豐富的文化收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壹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萬園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