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如何看待網絡傳播和輿論監督?

如何看待網絡傳播和輿論監督?

特別是在21世紀,當網絡傳播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的時候,當我們在網上既可以看到白宮,也可以看到中南海...,觀察和思考網絡政治的時機已經成熟。

壹、對輿論的了解和輿論監督

輿論是壹個社會或社會群體中大多數人對最近發生的、人們普遍關註的某個有爭議的問題的壹致意見。(1)輿論監督與輿論密切相關。它反映的不是個人對社會現實的認識,而是某個社會群體(公眾)對社會現實的普遍和* * *壹致的看法。輿論監督借助新聞媒體的傳播優勢,以公開的方式反映公眾對某壹社會現象、某壹社會事件或某壹社會問題的相對壹致的意見。實際上是代表公眾意誌對社會現實的強烈主動回應,因此在實施社會監督方面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②輿論監督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監控社會環境、調節社會心態和輿論、控制和平衡社會等等。在我國,輿論監督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黨委政府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的利器,是提高新聞宣傳戰鬥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新聞媒體與輿論監督的關系非常密切。傳統媒體已經成為輿論監督的重要工具。在網絡逐漸受到青睞的現代社會,通過網絡進行輿論監督已經成為輿論監督尤其是網絡問政的新焦點。

二、網絡問政的現狀——特點和問題

在互聯網興起之前,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在輿論監督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聯網興起後,網絡也加入了輿論監督的行列,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網絡政治還強調輿論監督的社會控制功能和社會制衡功能。主要通過輿論、宣傳、教育等手段影響和引導公眾的價值觀和行為,預防和制止社會越軌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同時要明確,這種控制不是強制性的,主要是通過精神自省、價值認同和道德影響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與傳統媒體的政治輿論監督不同,利用網絡進行政治輿論監督有其新的特點。

傳統媒體在發布新聞、引導輿論、監督社會時很難得到受眾的直接反饋,即使得到直接反饋,時效性也相對較差。簡單來說,話語權主要由壹方掌控,而另壹方非常被動,很難充分享有話語權;同時,控制話語權的壹方也很難確切知道新聞發布後受眾的反應及其輿論效果。雙方很難形成互動。

網絡的互動特性為網絡傳播新聞和輿論監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在網絡問政中。互聯網讓普通受眾擁有了話語權。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表達他們對政府和政府官員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發行方也可以直接獲得這些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受眾的心理狀態,為政策的改進和制定提供依據。網絡可以及時報道政治和與之相關的新聞,讓最廣泛的受眾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政治,以最快的速度回應政治。某種程度上更有利於社會控制。

這其實起到了兩個輿論監督的作用。壹方面,互聯網為普通民眾監督政府行為或政府官員提供了便利。與傳統媒體相比,這壹特點尤為突出,網絡論壇成為普通受眾的傳聲筒。隨著普通人開始享有話語權,原本掌控話語權的人在統壹聲音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柯林頓的性醜聞為例,美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在新聞即將發表時將其撤回,而壹個年輕人創辦的個人網站Drughi Report將這壹爆炸性新聞公之於眾,在當時引起的轟動足以見證網絡輿論監督的威力。另壹方面,政府可以通過網絡更快捷、更直接地了解普通受眾(人、民)的狀態,更便於輿論引導和監督。在國內,最近的孫誌剛事件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最後,政府根據民眾的反饋修改了相關政策。也可以看出,民眾的意願通過網絡對政治生活產生影響,也體現了網絡政治對社會的壹種調節。在這裏,互聯網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事實上,不同國家的政府網絡都服務於自己的政治利益。以美國為例。美國在1998轟炸了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這顯然是公然違反。然而,包括互聯網在內的西方媒體卻精心選擇事實,向美國人民披露所謂的真相。這壹虛假信息實際上是在故意塑造美國民眾對這壹事件的認識。簡單來說,美國政府是在利用自己的話語權誤導美國人民,從意識形態上控制全民。但是,在中國,就不壹樣了。中國政府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通過互聯網發布忠於事實的新聞。目的是讓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及時了解政府政策和新聞事件的真相...使他們能夠更積極地參與社會建設。

當“網上辦公”、“網上政府”、“電子政府”越來越成為可能,“政務公開”成為可能,公民的知情權得到極大保障。他們還可以直接享有部分話語權,可以通過相關網站直接了解到可靠的政府信息。這時,政府的角色逐漸變成了壹種服務——及時向公民提供信息服務。當然,這種信息服務是有位置的,是有選擇性的。上面提到的美國炸駐華使館的例子足以說明這壹點。同時,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從網站的相關部分獲得受眾的反饋信息,這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反饋信息經過的中間環節少,信息丟失少,可靠性強。政府能夠準確把握受眾的整體觀念(意識),為其科學引導和監管提供了可能。

在看到網絡給政治生活帶來效率和便利的同時,也應該清楚,網絡也給政治生活帶來了壹些問題。

由於互聯網為民意表達和公眾參與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術手段,特別是在某些情況下,壹個普通公民可以與政府官員直接對話,因此來自民間的不同聲音越來越多,以至於政府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面臨著越來越難以統壹聲音的尷尬(在不同的情況下,統壹聲音有時是好事,有時則不是)。這就要求政府在引導輿論時更加科學,否則公眾很難在意識上認同政府的行為,也很難提高政府的威信。但對於壹個對公眾負責的政府來說,這並不是壹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此外,互聯網也為壹些政治謠言提供了技術手段。發布謠言者出於不同目的對政府、政府官員或政府政策進行誹謗、中傷和詆毀。如果普通觀眾不能清晰地分析形勢,就非常容易被誤導,甚至出現極端行為,直接影響壹個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甚至影響國家的穩定。

此外,越來越多的組織通過互聯網建立了自己的組織。當然大部分都是健康正常的。他們可能是集郵者或閱讀愛好者的組織...但不能忽視的是,其中壹部分可能是通過互聯網成立的違反政府規定的非法組織,比如營銷組織。政府很難了解和控制這些群體的信息,但如果能及時了解這些信息,特別是能及時識破不良分子的面紗,對於輿論的引導和監督意義重大。

第三,網絡政治的未來

隨著網絡在政治生活特別是輿論監督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輿論組織者要想充分發揮網絡陣地的優勢,就必須改進網絡輿論監督的方式方法。

第壹,在通過網絡進行輿論監督時,要改變心態——只按自己的意願發布新聞和信息,不考慮社會普通民眾的反應。這種心態是在利用傳統媒體進行輿論監督時滋生的,這在壹定程度上與話語權範圍狹窄有關。網絡的互動性要求主動控制社會的壹方必須積極組織輿論,同時建立科學的機制接受反饋,及時分析反饋信息,及時回應反饋信息。簡單來說,社會控制者面對網絡問政工作要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率,提高輿論監督的積極性。

第二,為了消除網絡謠言對健康網絡政治的影響,壹方面需要健康的聲音不斷提醒和警示公眾——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強化公眾的正確意識,其中對版主的嚴格要求是方法之壹;另壹方面,也要提高網絡傳播技術,讓不利於公眾健康和正確判斷的謠言沒有藏身之地,剝奪其話語權。解決利用互聯網發展的非法組織也需要同樣的方法。

第三,對於中國來說,利用互聯網進行輿論監督,可以借鑒直言藝術中的壹些觀點。網絡輿論監督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此前提下,應有利於社會協商和對話。網絡使輿論組織者和對象有可能進行社會協商和對話,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因此,如果條件允許,雙方通過對話達成壹致,成為輿論監督的主角。簡單來說,重點是分流,不是堵。

  • 上一篇:在雲創拍照可以註銷營業執照嗎?
  • 下一篇:證券市場的產生和發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