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Low-Code)是最近很火的壹個概念,類似的還有「無代碼」平臺。這類工具主張通過簡單的配置,特別是圖形化的設置,就能實現業務邏輯,從而形成自動化的生產力。
這種概念的優點在於,讓業務人員無需懂得專業的編程語言,什麽Java、Python、SQL之類全都不用懂,只要知道業務流程,並且會手動配置就行了。
低代碼開發前景如何?從市場規模來看,全球低代碼市場發展迅速,不過受疫情影響截至2025年GAGR將小於41%。然而中國市場的低代碼滲透率只有5%,遠低於全球滲透率33%,主要原因在於:
1、中國市場對低代碼的認知度不夠,普及教育方面仍有待提高;
2、低代碼平臺的生態組織數量不足,仍需等待渠道代理商和專業培訓商的大量加入。
不過,雖然我國低代碼滲透率僅僅只有5%,單從投融資情況來看,頭部企業投資的加入給低代碼行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近兩年來,低代碼行業投融資情況變得格外活躍。從2020年到2022年低代碼領域至少完成了20起投融資。
總的來說,低代碼行業未來可期。
大家都真的看好低代碼開發嗎?從2022年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低代碼行業的發展預期和現狀依舊是大家所關註的焦點,但當實際結果小於發展期望時,行業發展就會停滯在人人觀望的狀態,這是不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的,因此需要盡快落實問題點,重燃行業希望,吸引更多人的關註和加入。
下面來看壹組低代碼行業調研數據:
1、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目前國內企業對低代碼的使用意願還是比較高的,了解過低代碼的企業有80%願意嘗試使用。但很多企業雖使用意願較高,但實際行動去使用的卻很少。
2、低代碼行業總體技術成熟度是過關的,但仍存在個別單項技術問題,以及均衡不同技術的實力有待提高。
3、國內低代碼領域“年均開發產品”數量是5個,綜合可為企業節省工作量35%,從這兩項數據來看,低代碼在開發數量方面還是比較可觀的,但節省的實際工作量遠小於預期。
總的來說,低代碼的概念和優勢還是比較吸引企業的,但因為低代碼的發展目前還處於早期,普及和教育客戶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如果低代碼廠商不教會客戶如何使用低代碼搭建應用,讓客戶自己瞎琢磨,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流失大量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