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標誌是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壹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雲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並進行計算結果的合並。因而,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鐘)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
產生背景
互聯網自1960年開始興起,主要用於軍方、大型企業等之間的純文字電子郵件或新聞集群組服務,直到1990年才開始進入普通家庭,隨著web網站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目前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之壹,雲計算這個概念首次在2006年8月的搜索引擎會議上提出,成為了互聯網的第三次革命。
雲計算也正在成為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全球的信息技術企業都在紛紛向雲計算轉型。我們舉例來說,每家公司都需要做數據信息化,存儲相關的運營數據,進行產品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而進行這些數據管理的基本設備就是計算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