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基本風險知識
供應鏈屬於壹種戰略性合作體,鏈上企業作為合作博弈主體,其策略選擇受到各自利益驅動的影響。同時因為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經濟、法律等因素的變化,而導致各種風險的存在。下面是我為大家提供的供應鏈管理基本風險知識,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1、協調風險
供應鏈屬於壹種戰略性合作體,鏈上企業作為合作博弈主體,其策略選擇受到各自利益驅動的影響。同時因為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經濟、法律等因素的變化,而導致各種風險的存在。
當供應鏈規模日益擴大,結構日趨繁雜時,信息傳遞延遲以及信息傳遞不準確的可能性都會增加,並使整個供應鏈陷入困境。供應鏈管理中產生的協調風險是理性成員所運用的優化行為的結果。每壹個成員都是理性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會隱藏壹些敏感信息,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不外泄;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會誇大壹些公用信息(例如消費者的訂貨量等),使信息失真,造成信息風險。從整條供應鏈看,每壹個成員的利益最大化,並不壹定帶來整條供應鏈的效益最大化,往往這種“內耗”會大大影響供應鏈的整體運作水平及競爭力。
為了使供應鏈上的企業都能從合作中獲得滿意結果,必須采取壹定的措施規避供應鏈運行中的風險,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享性、優化合同模式、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等,尤其是必須在企業合作的各個階段通過激勵機制的運行,采用各種手段實施激勵,以使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有效。
通常供應鏈的整體協調需要有壹個核心企業,或是權威企業。雖然不像企業那樣靠權威進行資源配置,但也必須有壹個類似權威中心的企業,進行協調、倡議之類的活動。這個核心企業也是理性的市場主體,其針對供應鏈的決策行為不可避免地會維護既得利益。
沃爾瑪的供應鏈是典型的大型零售業主導型供應鏈,整個鏈條是以沃爾瑪零售企業為核心,這種組織形式使沃爾瑪在預防供應鏈固有風險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供應商的眼裏,沃爾瑪是壹個強硬的客戶,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為顧客討價還價,而不必對供應商感到抱歉,他們惟壹要得到的就是最低價。霸主的地位使沃爾瑪在與供應商的交往中占據明顯的優勢,他要求每個企業都必須以最低價格保證標準質量,必須使用新技術與沃爾瑪保持信息的同步,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能力而不被淘汰等,通過要求各個供應商遵循自己制定的標準和要求,將自己的價值觀等潛移默化的移植到供應商的企業中,增加了供應鏈上各企業的文化***性,逐步減少了因企業間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磨擦和風險。
2、利潤分配的風險
供應鏈是壹種動態的聯盟形式,若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和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很難使各企業緊密團結。在如今的微利時代,由終端需求拉動的訂單生產,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厚,如果供應鏈不能有效創造利潤空間,那將對供應鏈的存在提出直接質疑。
供應鏈中的企業是壹個利益***同體,在供應鏈整體利潤壹定的條件下,某些企業利潤的提高會導致其他企業利潤的降低,某些企業獲利水平過低將導致消極合作甚至退出供應鏈,使供應鏈崩潰。
沃爾瑪針對於此,壹方面盡最大努力降低成本,獲取較大的利潤空間,另壹方面,公平、透明、合理的分配各企業應得的供應鏈利潤,化解了因利益分配問題導致供應鏈分崩離析的風險。
3、資金風險
某些企業在生產運營中可能會占用上下遊企業大量的資金,如果其財務狀況不夠穩健,將隨時導致對整條供應鏈的致命打擊。
供應鏈中的上下遊企業之間互相提供信用,各企業都需要在反應速度和效率之間進行權衡,壹旦哪壹家企業出現資金危機,上遊提供品不能正常輸出,下遊則會因輸入品供應不及時而影響生產,這就導致鏈條某壹環的斷裂。壹環的斷裂會以極快的速度傳遍整個供應鏈,有如多米諾骨牌,整個供應鏈面臨崩潰。
4、供應鏈中的安全存貨風險
適量存貨是廠商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過多的存貨投資使廠商承擔過重的儲存成本,影響利潤水平;而過少的存貨又會增加廠商存貨短缺的風險。壹般地,廠商為防範和減少存貨短缺成本,需要在正常周轉庫存量的基礎上,確定壹個附加的安全保障庫存量。
壹般地,廠商在處理存貨的信息方面,因為公司內部間的隔閡影響了信息的有效流通,信息的成批處理使得公司內“加速原理”生效,需求信息經常被扭曲或延遲,從而引起采購人員和生產計劃制定者的典型反應——“前置時間或安全庫存綜合癥”。該效應繼續加強,直到增加過量,相應的成本同時隨之上升。
過剩的生產能力不斷蔓延至整條供應鏈,扭曲的需求數據開始引起第二種效應——“存貨削減綜合癥”,廠商不得不選擇永久降低產品的銷售價格,侵蝕企業的`盈利。前壹種效應引起過量的存貨,公司為了求出路又導致後壹種結果,不進行流程改變,這兩種效應將持續存在並互相推動。
5、外部環境風險
還有壹類風險是來自政策的風險。對政府經濟政策的預期會影響供應鏈中上下遊實體之間的策略行為。如政府對行業操縱壟斷行為的最低容忍線,將成為供應鏈的邊界,約束著供應鏈成員不向更緊密的方向前進。
拓展內容: 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的構建思路
摘要 :金融供應鏈強調供應鏈的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整合與協調,是供應鏈管理的壹個新的研究視角。本文以提高供應鏈中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的協調性為目標,擬構建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導的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以期為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金融供應鏈風險管理
為適應現代市場競爭,帶來規模效益,供應鏈這壹企業經營運作模式應運而生。它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終端用戶連成壹個功能性網絡,通過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控制與整合,供應鏈上企業聯結成壹個緊密的利益***同體,實現了產品庫存和商業交易時間的最小化。實踐證明,加強供應鏈管理是其增強競爭力的壹個有效途徑。因而,對供應鏈的構成、運作與協調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註。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應鏈管理側重於對供應鏈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機制的設計和優化,通過整合物流與信息流以降低運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較少將研究視角集中在伴隨物流、信息流的資金流之中。
強調資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協調的供應鏈即金融供應鏈。在供應鏈的運營過程中,資金流的循環與增值是由現金轉化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結算資金,最終又轉化為現金的過程。通過對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的協調整合,可以保證供應鏈運營的順暢以及資金的增值。與單個企業資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應鏈管理的範圍更寬,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加復雜,影響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實施金融供應鏈的風險防範,應將金融風險與供應鏈風險結合考慮。
壹、對金融供應鏈風險的界定
企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是指企業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並且更強調引起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金融供應鏈風險則是指在供應鏈運營過程中,由於各種事先無法預測的不確定因素而帶來的影響,使得資金流與物流的協調性下降,供應鏈金融成本上升,資金供給不足而導致供應鏈延滯或者中斷的風險。
按照金融供應鏈風險的來源,可將其分為兩類:外生風險和內生風險。
外生風險主要是外部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影響供應鏈資金流與物流協調順暢的可能性。主要來源於市場利率、匯率變動而導致的供應鏈上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或者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法律修訂等因素導致產品需求中斷、供應鏈增值難於實現,由此引起資金循環遲緩甚至中斷的風險。
內生風險主要是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不完全協作或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金融信用風險、貿易信用風險以及信息風險,如由於企業的違約而導致銀行終止貸款,顧客信用等級評價失實而導致應收賬款難以回籠,以及有關資金信息傳遞扭曲等問題。
對金融供應鏈風險的認識有助於全面防範和控制風險。強化對不可抗性較小的內生風險的預警機制和對外生風險感應的靈敏度,是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的任務所在。為此,必須增強資金流與信息流、物流的協調性、提升供應鏈的協作效應。
二、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的構建
1、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的構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應鏈突出了資金流在供應鏈中的“血液”功能,強調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協調。如何實現協調,並在此基礎上提高供應鏈在持續變化、不可預測的市場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強靈活性,防止資金循環的遲緩或中斷,確保資金安全、實現保值增值是構建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的目標。
所以,增強金融供應鏈的風險防範能力,必將以提高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協調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由原材料及中間產品的供應商、掌握核心制造技術的產品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構成的供應鏈網絡中,倉儲、運輸及配送等物流服務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此外,它還將在供應鏈網絡中起到信息中樞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業則集中精力做好生產、銷售等核心業務。在原材料的供應、產品的制造與銷售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在提供倉儲、運輸和配送服務的同時及時獲取原材料、產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聯結消費者的零售商為起點,將有關產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庫存信息及時反饋於制造企業和供應商,以便制造企業適時調整生產以及對原材料、中間產品的需求。實時、可靠的產品需求及庫存信息,能夠有效較低貿易信用風險,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並且這種物流與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狀態,實現了物流與信息流的協調。在此基礎上,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其他供應鏈上企業提供融通倉服務,將金融業務與物流業務實施整合。例如,物流企業可以為供應商、制造商和銷售商提供貿易代理,代辦銷售、采購合同的簽訂和收付款項的管理,並在此過程中對有關資金數據資料進行系統分析,實施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在分析財務狀況的基礎上識別風險,並分析風險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及時反饋於其他鏈上企業;此外,根據對供應鏈上企業金融信用等級評價的狀況,建立供應鏈綜合金融信用體系,為其他企業提供委托貸款、擔保等金融服務。這樣既可避免鏈上企業單獨建立金融信用體系的不必要重復和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夠克服單個企業在與銀行的金融服務談判中只考慮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識的弊端。這種物流服務與金融服務的集成式管理,以為供應、制造、銷售架設的物流、信息流橋梁為紐帶,實現了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協調,對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和金融信用風險、信息風險,並提高供應鏈對外生風險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實現風險防範機制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風險防範機制中,第三方物流企業扮演著“物流服務商”、“金融服務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這對於物流企業的業務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這些業務的實施狀況也將直接決定供應鏈運營的成敗和風險防範機制的奏效。
信息傳輸的及時準確性。信息流的傳輸覆蓋了供應鏈運營的各個環節,在第三方物流企業這個信息中心匯集,經過分析、加工與整理,再反饋給各鏈上企業。若包含了資金狀況的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發生扭曲而帶來“牛鞭效應”,不僅不能防範風險,還會形成更多損失。由此,信息傳輸的及時準確是風險防範機制實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應鏈是企業結成的利益***同體,但並不排斥個體利益的實現,否則就會出現因缺乏激勵而帶來個別企業的“敗德行為”,甚至供應鏈的解體。鏈上企業公平分配收益,是實現***贏的最直觀表現,也是確保金融供應鏈風險防範機制順利實施的根本保障。通過談判確定收益分配原則並在運營中合理調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實現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徑。
三、相關保障機制的建立
防範金融供應鏈風險、形成供應鏈上企業風險***擔、利益***享的***贏格局,鏈上企業應當保持高度信任的狀態,這可以通過訂立契約,建立信息技術平臺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過訂立各項契約保證信任
市場經濟條件下,維系平等利益主體之間合作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約,它將為供應鏈運營提供強制性的實施規則,保證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應鏈組建之初,就應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協商、合作性談判等形式訂立各項契約。而在運營過程中,供應鏈上企業應嚴格遵照契約,保證信息的高度***享,提高協調性。為此,在核心企業選擇成員企業的過程中,應將信用度的評價作為壹項重要標準,對各擬加盟企業進行嚴格篩選,將企業間原有的關聯交易外化為契約交易,盡量避免摩擦,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
2、建立信息技術平臺促進信任
為保證信息傳輸的及時準確,實現信息***享,促進成員間的信任,供應鏈上企業可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ERP系統平臺,利用EDI等信息處理技術,建立物料與資金數據高度***享的信息網絡,以此保證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協調性,實現供應鏈金融服務與物流、信息流活動的無縫隙整合。這要求供應鏈企業加大對信息管理硬件的投入和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以加速交易處理過程、降低信息風險和成本,實現信息傳遞及溝通方式質的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