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道路和資金,運輸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鋒。在經濟特區發展的40年中,交通運輸壹直保持快速發展。目前,深圳已建成陸、海、空、鐵齊全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深圳港已成為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迅速。物流業已經成為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之壹。國家公路鐵路樞紐基本建成,過境大都市建設在全國領先。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交通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正視問題,勇於攻堅,解決了壹些早就想解決但又沒有條件解決的問題,提前規劃未來城市對外通達體系,進壹步優化幹線路網規劃布局。面向新時代的深圳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總體框架初步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和引領。
建築壹體化
綜合運輸管理系統
為了保證交通的快速發展,深圳壹直在交通管理體制上不斷探索、先行先試。1984年,深圳率先進行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成立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辦公室,將陸、海、空、鐵交通運輸方式的協調職能和郵電管理集中在市交通部門。1988,深圳市人民政府運輸辦公室更名為深圳市交通運輸局。2001調整設置為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2009年,為加快特區內外綜合交通體系、綜合路網體系和交通壹體化建設,保障城市道路暢通,整合市、區兩級交通管理機構及相關職責,成立市交通委,負責全市交通的規劃、建設、管理和執法,在全國率先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壹城壹交通”壹體化綜合交通管理體系。
2019根據上級統壹部署,市交通委員會在新壹輪機構改革中更名為市交通局。優化局內公路處等部門設置,強化路產、路權保護、港口航運發展、道路貨運安全監管的統籌協調能力;加強交通執法機構建設,強化行業管理和綜合執法的有機融合,為在新時期新的起點上建設現代化國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高質量、高效率、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陸、海、空鐵路
加快對外渠道體系建設。
深圳發展初期註重對外通道建設,從蛇口炸山建港開始,拉開了深圳港口建設的序幕。如今,經過40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港已成為華南地區的集裝箱樞紐港,世界著名的集裝箱港口,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重要、最大的外貿門戶。目前,深圳港年貨物吞吐量增至2.58億噸,年集裝箱吞吐量增至2577萬標箱,成為世界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靠泊的首選。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深圳港已開通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的219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
1991開通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也發展迅速。客運航線網絡通達國內外190個城市,運送旅客超過5.6億人次,成為經濟特區與世界接軌的窗口。通航以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客貨吞吐量增速遠高於經濟增速,創造了民航發展史上的“深圳速度”。特別是2016以來,深圳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加快開通連接歐美、澳洲等地的航空客貨運輸航線,構建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客貨運輸網絡。截至目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5000萬人次,客貨業務位居世界機場前30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航線網絡覆蓋亞、歐、美、澳、非五大洲,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60個城市。
鐵路壹響,黃金萬兩。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廣深港高鐵、廈深鐵路、廣深鐵路、廣深城際鐵路等6條鐵路,總運營裏程約193公裏,日均客運量22.37萬人次,日均貨運量3197噸。其中時速200公裏以上高鐵118公裏,12小時鐵路圈已覆蓋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東、華南。深圳鐵路樞紐總體規劃已獲批,高鐵、城際鐵路壹體化正在加快推進。計劃新增贛深鐵路、深茂鐵路、西麗至光明城鐵、神山鐵路約162公裏。今年上半年,深圳機場至前海的廣深城際鐵路開工建設,今年下半年,深圳計劃陸續開工5個城際鐵路項目。
40年前,深圳只有721公裏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道路都是碎石和沙土。在40年的發展中,深圳高起點規劃建設城市路網,規劃了“十橫十三縱”的高速路網體系。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管理道路總裏程8066公裏,路網密度達到8.4公裏/平方公裏。深圳高速公路建設全面鋪開,廣深高速、濟河高速、惠鹽高速等壹批國家幹線公路建成通車。外環高速公路和深中通道建設加快。全市已建成高速552公裏,在建高速158公裏,其中168公裏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深圳也在加快推進高速路復合化建設,探索地面和高架幹道下沈改造,構建立體交通網絡,助力經濟社會全面騰飛。
城市公共交通
日均客流量超過1000萬人次。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超大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涉及市民日常出行的民生實事。深圳正全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多種公交為輔助、適度競爭的綜合公交客運網絡,不斷提高軌道覆蓋率,優化公交壹體化,加快出租車改革,提升慢行交通質量,促進多網融合、有機銜接,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深圳公共交通系統日均客流量達到11055800人次,高峰時段公共交通在機動化出行中的份額達到62.6%,被評為“國家公交大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目前深圳共有901條公交線路,總長3321 km。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公交線路的調整成為深圳每年的民生必需品。自2013起,共調整1209條公交線路,解決熱點,覆蓋盲區693個。深圳也不斷優化公交站點的設置。全市共設置公交站點11087個,500米覆蓋率96.06%。
為踐行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圳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已全面實現公交車和出租車電動化。目前,全市純電動公交車16000余輛,純電動出租車210000輛,配套建設公交充電站326個,充電樁5519個。全電動化還解決了深圳“紅”“綠”出租車價格不同的問題,促進了巡遊出租車智能化服務的不斷提升。
深圳在2004年開通了第壹條地鐵線。經過壹、二、三期工程的持續建設,深圳已建成通車8條地鐵線路,總裏程304.3公裏,2065438+2009年日均客流量557萬人次。深圳仍在加快地鐵建設。今年,地鐵6、8、10號線將建成通車。屆時,軌道交通網絡將覆蓋城市主要客運走廊,支撐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邁上新臺階。
深圳交通發展大事記
1.1984成立深圳市人民政府通信辦公室。
2.1988,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辦公室更名為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3.1991年10月12日,深圳機場正式通航。
4.1991年,為適應港口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單獨成立深圳市港口管理局,港口管理職能從市交通局劃出。
5.2001成立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增設港務局牌子,明確市公路局為市交通運輸局直屬管理的二級局。
6.2004年2月28日,深圳第壹條地鐵線正式開通運營。
7.自2007年以來,深圳港與國際港口建立了友好港關系,已成功簽約26個國際友好港。
8.2009年7月,深圳市交通委員會成立,負責全市交通的規劃、建設、管理和執法。
9.2016,國家“十三五”交通發展規劃明確了深圳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
10.2016,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深圳機場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
11.2016,深圳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
12.2018,深圳被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公安部確定為首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項目創建城市。
13.205438+08年,深圳被授予“國家過境大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14.2019,深圳市交通委員會更名為市交通局。
15.2019、深圳鐵路樞紐總體規劃(2016-2030)獲中國鐵路總公司、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
16.2019年“深圳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17.2019年,交通運輸部將深圳列為第壹批交通強國試點。
18.2020,深圳獲評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
十八大以來深圳交通新成就。
1.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1991開通以來,累計運送旅客超過5.6億人次,國際航班通達全球60個國際城市,與全球五大洲緊密相連。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達到5293.2萬人次。其中,國際客流首次突破500萬,達到525萬人次。據統計,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從全球第32位躍升至第26位,進步幅度全球最大。
機場是城市的窗口,航路是連接的橋梁。2065438+2006 65438+27 10月,南航深圳-悉尼航線開通了深圳與歐美、澳洲的重要連接,國航、深航、海航相繼發力。截至2019,19年2月底,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
2020年3月17日,總投資1233億元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陸域項目開工建設,這是繼前期衛星廳開工建設後,機場新壹期擴建工程啟動的又壹重大項目。項目建成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8000萬人次,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可容納的國際航線和國際旅客將進壹步提升。
2.完全電氣化公交車和出租車。
2月27日2017 16,359輛純電動公交車已在深圳推廣應用。除400輛非純電動汽車作為應急運力外,全市所有專營公交車已全部實現電氣化。深圳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第壹個實現公交全方位純電氣化的城市。2019 1.2,深圳市交通委公布,全市純電動出租車比例達到99.06%,基本實現全純電動出租車。這意味著深圳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公交車和出租車基本全電氣化的城市。
深圳作為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13試點城市之壹,從2011開始在全國推廣新能源汽車。純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的大規模推廣使用,也推動了深圳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深圳仍在全力推進網約車、物流車等運營車輛的電動化。
3.物流業已經成為四大支柱產業之壹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現代物流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運營效率不斷提高,已成為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壹。從行業規模看,2019年物流業增加值2739.82億元,同比增長7.48%,占同期全市生產總值的1017%,連續6年保持在10%以上。從行業效率來看,社會物流總成本312367萬元,同比增長2.08%,實現了增速的持續回落,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壹定成效。
深圳的物流業堅持以市場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壹大批物流龍頭和創新型企業成為物流業發展的堅實主體。截至2019年底,我市重點物流企業***103家,***怡亞通等上市企業8家;粵海環球等4家物流企業入選全球創新型企業500強。
下壹步,深圳將重點推進交通物流壹體化發展創新、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創新、深港國際物流服務體系創新、港口物流服務體系創新四大領域,促進機場、海港、信息港高效聯動,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物流樞紐城市。
4.智能交通引領管理服務手段創新。
市交通運輸局以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為基礎,逐步實現了海陸空所有交通行業的智能化管理,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領交通的現代化、國際化,將深圳建設成為全國智慧交通發展的示範城市。
深圳智能交通已建成近60個信息系統,建成壹套覆蓋全市的54根光纖的交通業務骨幹環網(骨幹帶寬100G g),連接全市交通運輸辦公室、工業企業、數據共享單位。整合匯聚了29大類81交通行業數據,包括151萬運營車輛GPS數據和2.2萬個視頻。打通規劃、環保、公安、交警、城管、市場監管、水務、氣象等單位的數據交換渠道;大力推進交通運輸智能化、信息化、壹體化,打造智能交通發展的“深圳質量”。
未來,深圳將堅持“滿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的原則,加快新壹輪智慧交通建設,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智慧出行、綜合管控平臺等先進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中國智慧交通發展示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