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華晨汽車破產重整,給中國汽車產業哪些啟示?

華晨汽車破產重整,給中國汽車產業哪些啟示?

11月13日,據最高人民法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披露,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華晨汽車集團2017年-2019年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142.56億元、1195.85億元和1447.81億元;而該三年的資產負債率則分別為70.84%、69.93%和74.11%。

不知道大家對華晨汽車還有多少印象,在我的印象中,過去華晨汽車還是很厲害的壹家企業。要不然寶馬也不可能願意與華晨進行合資。我的印象中,華晨汽車的高光時刻來自中華尊馳,那是2004年,華晨汽車推出的壹款中型車,在那個年代,能推出中型車的廠商可不多見。外觀設計也是花重金讓意大利PINFARINA(賓尼法利納)設計公司來設計的。在2004年,中華尊馳就給消費者提供了10年20萬公裏的超長質保承諾,即使放在16年後的今天,也能讓很多品牌相形見絀。

但是我們現在再說到華晨的時候,似乎印象裏只有“華晨寶馬”這個品牌了。而且很多購買了寶馬的車主,有的還會把華晨二字給扣掉。

如今,華晨毫無疑問成為了在生死邊緣遊走的品牌,銷量已經跌至低估了。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華晨中華品牌累計銷量僅為3870輛,華晨鑫源累計銷量甚至只有117輛。與此同時,華晨汽車還陷入債務危機。截至今年中期其負債已達1328億元,同期資產為193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8.72%。

過渡依賴寶馬,以為寶馬會給技術,結果失去了合資公司話語權

華晨與寶馬的聯姻,本來就是不對等的。當2001年的時候,寶馬宣布與華晨進行合資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因為當年華晨汽車相比於大型國企集團來說,實力是偏弱的。

但是華晨為了能夠把寶馬吸引來,給寶馬了很多優厚的條件。在合資之初,華晨就讓出華晨寶馬財務、銷售和渠道的權限,目的是想換取寶馬汽車對合資公司全力支持。特別是希望在合作過程中獲得寶馬的技術。

但是寶馬的技術怎麽能夠輕易的給妳呢?大家想想中國汽車合資這麽多年來,有哪壹個自主品牌是依靠合資方的技術輸出崛起的呢?可以說壹個沒有!如今的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還是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都是依靠自己的默默研發和投入發展起來的。所以華晨當時讓出了合資公司話語權,其實不是壹步好棋,但不這樣也沒辦法,因為當時合資的時候華晨的實力就是偏弱的,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到2018年,寶馬汽車以36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華晨寶馬25%的股份,持股比例達到了75%,這意味著華晨汽車徹底淪為了寶馬的代工廠。現在回想看看華晨寶馬的合資過程,寶馬才是最聰明的。

華晨自身不重視正向研發,依靠寶馬“輸血”難有大發展

華晨汽車壹直以來其實沒有建立起自己正向研發的體系,華晨依舊是東拼西湊的造車。還認為壹款好的車,比如底盤是保時捷調校;造型、內外飾是意大利設計;發動機是和寶馬合作。三大資源壹整合,壹款好車就出來了。

但其實這種簡單的造車思路也是過去很多自主品牌走過的彎路。雖然華晨在與寶馬的合資過程中,確實活得了寶馬的支持,比如說允許華晨使用2.0T發動機等等。但這樣的做法無法長久下去。

而且華晨在新車型推出的時候,並沒有充分考慮市場,考慮消費者。而是錯誤的認為車能造出來就可以了,買不買是消費者的事兒。因此在2015年,華晨推出了壹款MPV叫華頌7,對標GL8。采用的就是寶馬的發動機。據說研發花了3年半時間,花了26億,但是MPV本身就是壹個很小眾的市場,又有GL8,奧德賽這樣的強有力競爭者,再加上華頌7上市之後20多萬的售價,消費者並不買賬。

華晨汽車逐漸失去了政府的支持

由於華晨寶馬的強勢地位,以及華晨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因此華晨的地位越來越弱,寶馬的地位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晨想要重新再發展起來,就很困難了。目前華晨寶馬已經是沈陽最大的納稅企業,2017年納稅240億元,創造了1.8萬就業崗位,體量僅次於壹汽大眾。並且由於寶馬的強勢地位,在遼寧有很多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完善的上下遊產業鏈。因此遼寧不能沒有寶馬,但卻可以沒有華晨。

通過華晨汽車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自主品牌要想發展,指望合資公司幫助是不行的。華晨寶馬合資之後,華晨沒有發展起來。北汽與奔馳,現代合資之後,現在北京汽車也算不上頭部廠商。東風日產合資之後,啟辰汽車也不溫不火的。壹汽與馬自達,奧迪,豐田都有合資關系。但是不管是壹汽奔騰還是壹汽紅旗,發展的也跌跌撞撞。直到最近幾年壹汽集團才開始努力向自主研發轉型,推出了紅旗H9這樣的車型。因此,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是真正的不受制於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湖南企業登記app簽字流程
  • 下一篇:淮安私人放款聯系方式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