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企業所得稅年報的資產總額怎麽填第46行“資產總額”:填報納稅人全年資產總額平均數,按照納稅人年初和年末的資產總額平均計算,用於判斷是否為稅收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全年12個月份的“資產合計”欄“期末數”+“期初數”之和除以12再除以2,就是資產總額了。二、企業所得稅年報的內容1.企業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2.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3.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4.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東或者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5.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6.企業網站以及從事網絡經營的網店的名稱、網址等信息。7.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對外提供保證擔保、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信息。註:第壹項至第六項規定的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七項規定的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三、未按時年報會有的後果:1.企業逾期不報送公示年報的,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向社會公示;個體工商戶逾期不報送年報的,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向社會公示。2.根據國務院《註冊資本制度改革方案》和《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2014年3月1日起,取消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企業應當於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上壹年度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查詢。
法律客觀:壹、企業所得稅的概念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壹種稅。納稅人範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1)國有企業;(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4)聯營企業;(5)股份制企業;(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征收的壹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是指按國家規定註冊、登記的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依法註冊、登記的,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獨立經濟核算是指同時具備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獨立計算盈虧等條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使用本法,這兩類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避免重復征稅。三、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盡管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但稅法規定了壹些稅收優惠方式,包括免稅、減稅、加計扣除、加速折舊、減計收入、稅額抵免等,因此,如果企業希望減免稅收,可以通過壹些合法途徑為其公司減輕稅收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