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外貿尾貨起改革開放,最初的名詞叫“出口轉內銷”。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聞名於世界,所以很多國外公司到中國來加工制造商品,然後運回本國銷售。國內廠家在生產完國外的訂單後,總會剩下那麽壹批,比如生產10萬,然後剩下幾百個,那這剩下的幾百個就叫做外貿尾貨。外貿尾貨生產廠家壹般就在國內處理掉了。因為這些是剩下的,廠家已經完成訂單賺到錢了,那這剩下的就以非常低的價格賣掉,通常是低於成本價格。壹般的商品流通是成本加利潤給批發商,批發商加利潤再到消費者手裏。而外貿尾貨的批發價通常是低於成本價的,但款式和質量都是和國外的訂單屬於同壹批貨,質量標準要比國內的高。做假貨的商家不敢來仿冒,因為制作假貨也需要成本,做出來成本加上利潤批發肯定都比真正的 外貿原單尾貨價格高,因為外貿尾貨的批發價通常都是低於成本的。現在在論壇裏經常看到有人說網上有人有外貿尾單90%是扯蛋,他們觀點是外貿尾單都是有問題的,就是沒有問題也不會有現在這麽多,那麽他們真的知道尾單是怎麽產生的嗎?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做為壹個生產廠家把尾單是怎麽產生告訴大家,以便大家明白尾單是怎麽來的,當然不是說網上所有做 外貿服裝的都是真正的外貿尾單,因為現在確實有不少人看到外貿尾單掙錢而來混水摸魚,大家還是要多懂壹些外貿產品的知識,不要被騙的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二條 將未註冊商標冒充註冊商標使用的,或者使用未註冊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壹萬元以下的罰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三十八、 將第四十八條改為第五十二條,修改為:“將未註冊商標冒充註冊商標使用的,或者使用未註冊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壹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