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上,許多參觀者感嘆,我國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對創新成果的專利保護卓有成效。
申請專利保護:
目前,我國的PCT專利申請量已位居全球第二。然而,我國在專利質量、專利保護、全球化布局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還需進壹步提高專利運用效率,打造高價值專利,從數量取勝向質量提升轉變
我國的專利正由數量積累向質量提升轉變。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全球化進程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通過專利交易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利用技術轉化助力產業升級?2018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下稱“專交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士建言獻策。
既要當矛也要做盾
“知識產權的壹個重要功能是為創新者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在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宋柳平看來,企業可以通過3種方式發揮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
壹是當企業獲得某些技術專利授權時,其他企業就無法進入該領域,這壹壟斷性的經營權賦予了創新者壹定的產品議價權,從而使其獲取收益;
二是企業有了專利就有了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法寶,通過搶占市場份額、銷售更多產品也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
三是高昂的知識產權許可費、轉讓費對企業來說也是壹筆不菲的收入,高通、IBM、愛立信等國際巨頭企業每年僅靠知識產權許可,就能得到幾億美金的報酬。
然而,當前有些企業申請專利卻是為了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證、領取政府補貼或是評定職稱等其他訴求。“我們要創造出真正能在市場上獲得經濟收益的知識產權,而不是為了壹紙證書、壹份獎勵。”宋柳平說。
對此,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子宇深有感觸。他以凍土技術為例作說明,該項目***獲得專利92項,研發了系列阻熱導冷特殊路基結構,建立了高速公路凍土路基融沈防控技術體系。得益於這些專利的落地,中交集團突破了高海拔多年凍土地區的高速公路建設禁區,新建多年凍土公路1100公裏,升級改造多年凍土公路3500公裏,產生經濟效益約41.78億元。
那麽,沒有進行轉移轉化的專利就壹點價值都沒有嗎?“專利既可以作為主動出擊、直接獲益的進攻型武器,也可以作為具有防禦功能的戰略儲備。”大眾集團奧迪中國知識產權總監許北壹談到知識產權的隱形作用時表示,專利有時就像核武器,妳可能永遠不會使用它,但它所具備的威懾力往往會使競爭對手望而卻步。有些技術或發明可能對企業的意義不大,但產品想進入市場必須進行壹系列相關專利的申請,從而避免陷入專利糾紛、訴訟的漩渦。
專利還具有壹定的情報價值。“當我們對百度、谷歌、豐田等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專利布局進行分析後會發現,這些企業在環境感知、操作控制領域投入了大量研發力量。”許北壹表示,這些都給奧迪今後研發方向的確立、市場布局的設定、企業發展的規劃帶來許多新思路。
有效保護才能激勵創新
創新者之所以能夠從知識產權中獲得經濟效益,核心在於知識產權制度能提供從司法、執法再到行政壹系列的剛性保護措施。“這些保護措施其實是壹種激勵手段,當企業收獲了創新果實便會持續投入研發,這種良性循環會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宋柳平說。
“在迅猛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註意的是,被保護對象隨時可能發生改變。”許北壹以汽車行業為例,以前,被保護的專利對象通常都是壹些傳動裝置、底盤結構、汽車座椅優化等機械部件或者實體對象;如今,針對某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商業模式甚至是軟件發明成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寵兒。比如,用於運行自動引導的無人駕駛機動車的方法和監控系統、汽車采集路況信息的方法等。當知識產權被保護的對象改變,專利的撰寫人、審查標準以及國家立法都需要做出相應調整。
近年來,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級地方政府都在呼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那麽如何衡量保護力度是否加強了呢?“衡量的標準是侵犯知識產權的賠償額度和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的刑事保護門檻。”宋柳平說,近5年來,深圳平均壹件專利侵權的法院判賠額是8萬元,美國則是450萬到500萬美金。雖然平均數據不能代表所有案件的賠償金額,但如此大的差距說明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還遠遠不夠。
“我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不能僅僅是壹句口號,要切實發揮其對創新的激勵作用,才能激勵企業創造出真正有價值、有市場的高質量專利來。”宋柳平說。
布局要有全球化眼光
專利作為搶占商機的矛也好,保護創新的盾也罷,都不能僅在國內市場發揮作用。“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技術交流愈發頻繁、數字互聯更加暢通當今世界,從前端基礎研究到制造加工再到後端銷售,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宋柳平認為,全球化既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沃土,也為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紅利。
對此,許北壹也抱有相同看法。“現在的世界已經是妳中有我、我中有妳,而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競爭也不斷向全球化方向發展。”許北壹說,目前,奧迪不僅在中國、意大利、巴西等國建設生產基地,還在中國、美國、歐洲、日韓等國家申請專利。
同時,許北壹還建議,企業要對國際市場實時監測,既要留心其他跨國公司的技術革新,也要了解像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出臺了哪些與自身發展相關的新政策,如此才能有效進行國際化的專利布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快了走向海外的步伐。“中國PCT申請數量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成為推動全球PCT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2017年,來自中國的PCT專利申請量達到4.8萬件,首次超越日本居全球第二位。”專交會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肯定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出色表現。
作為最早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中交集團目前國際化經營指數已達到27.5%。“我們下屬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產品——雙40英尺集裝箱起重機,從整機到關鍵部件,***申請了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各類專利35件,並在8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專利。”孫子宇告訴記者,由於在海外積極進行專利布局,才做到了世界上凡是有集裝箱作業的港口,就有振華重工生產的集裝箱機械在運轉。
“但由於不熟悉海外專利申請流程、專利維權困難等原因,目前我們僅有24項國際專利。”孫子宇也道出了企業走出去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有的海外工程項目由於國外公司的專利壁壘,無端增加了建設成本,因此必須繼續完善國際市場的專利布局,從而適應海外業務發展。
點擊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2、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參考。涉及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內容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