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政策含義、功能結構、政策科學如下:
壹、公***政策的含義
經有壹定的政治過程制定的集體行動規則。是對社會成員利益訴求進行政治決策的結果,是社會行動的***同規則。由於存在市場失靈和社會失靈問題,社會成員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行為需要在壹定的激勵和約束條件下進行。這些激勵和約束條件就是經有政治過程所制定的公***政策。
公***政策通過提供壹系列正式的約束規則及其實施(激勵和懲罰)機制,界定人們的行為空間,規範各種社會關系,從而減少社會環境中的不確定性,降低交易費用、促進社會合作與發展。
二、公***政策功能結構
1、公***政策的結構
壹項公***政策由政策目的、政策目標、政策工具三個要素構成。
(1)政策目的:使命、價值導向
每項政策都具有價值定位和訴求,表達了決策者的價值偏好。通常采用較為抽象的表達。“十三五”時期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政策目的: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讓信息化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不同政策目的之間既有互補性,又存在沖突性。
(2)政策目標:總體目標、基本目標、具體目標
為解決特定政策問題而期望實現的結果、指標或效果。總體目標是高度抽象的宏觀目標;基本目標是介於總體和具體目標之間;具體目標是操作層次的目標,為行動者設置了量化目標和考核指標。
(3)政策工具:達成政策目標的手段
可分解為實施手段、評估標準、問責機制。根據政府機構的介入程度,可分為自願型工具、強制型工具和混合型工具。自願型工具:有家庭、社區、誌願性組織、市場等形式;強制型工具:有管制、公***事業、政府生產等形式;混合型工具:介於兩者之間,主要有信息發布、勸誡、補貼、產權拍賣、稅收、政府購買服務形式。
政策工具類型的選擇需與公***政策的基本目標相協調。政策模糊對政策目標和政策手段采取模糊化的語言表述,為降低決策成本,減少沖突和矛盾,增進***識。
2、公***政策的功能
(1)引導功能
通過提供社會交往的壹系列準則,為個人和社會組織的行為提供引導功能,包括觀念引導和行為引導。
(2)管制功能
公***政策的管制功能,表現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諸多領域。通過制定標準、程序、準入條件等規範,使用許可、認可、裁定等手段,對個人和社會組織的行動進行管理和監督。
(3)分配功能
公***政策的本質就是通過壹定的政治過程形成激動決策,對社會利益進行權威性分配。每壹項政策出臺都涉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調整。
三、政策科學
1、什麽是政策科學
即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探究公***政策過程,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壹般性知識的壹門科學。政策科學要面向未來,就必須持有這樣壹種明確的立場,即以知識、高層次的政策思想與組織的創造力整合作為重要的出發點,建議壹門以社會中人的生活的更大問題為導向的、解決問題的學科。
(1)政策科學的核心關註
政策過程的研究:從決策行為(西蒙《管理行為》《管理決策新科學》、拉斯韋爾《決策過程》)逐步擴展到政策議程、政策執行、政策評估、政策變遷、政策終結等環節。
政策分析的研究:不直接探討各種政策的具體內容,而是探討開展政策分析的壹般性路徑、框架、方法和知識。
常用路徑: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等。
常用的分析工具:基礎數據分析(抽樣調查、統計推斷、民意調查等)、回歸分析、成本-收益分析、項目評估等。
(2)政策科學的特點
跨學科的知識運用:自然科學,政策科學的問題構建和思考方式;社會科學,直接影響政策分析;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政策科學價值、理性、歷史的探討;對特定情景的設定,對特定的時間、空間等情景具有高度敏感性;明確的問題導向性,強調實用主義、實證主義。
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的融合性:在公***治理中幹球民主與科學,推進政策過程民主化、科學化(理性化),兼顧正當性(公信力)和理性。
2、政策科學研究的興起
(1)政策科學的早期研究:20C50s-70s-以拉斯韋爾、德洛爾為代表的政策科學傳統,1951年,美國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丹尼斯·勒納合作編著了《政策科學:近年來在範疇和方法的發展》,首次提出“政策科學”概念,標誌著現代政策科學理論的誕生。
(2)政策科學的拓展研究:20C70s以來,20C70s:公***政策研究出現了“趨後”傾向,即從早期政策制定研究,拓展到關註政策執行、評估、終結的研究。1973年,普雷斯曼、威爾達夫斯基對美國聯邦政府的政策項目“奧克蘭計劃”進行跟蹤研究,完成報告《執行:華盛頓的偉大期望如何在奧克蘭落空》,掀起了壹場政策執行研究的熱潮。
3、中國政策科學的研究
(1)20C80s:政策科學在中國的興起和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問題成為政治議題;隨後,中***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地方各級黨和政府領導部門都建立了從事政策研究的專門機構。國外學者在決策科學和公***政策研究領域的壹些有影響力的專註也被譯為中文在國內出版發行;國內學者開始編寫公***政策教材,講授公***政策課程。
(2)20C90S:政策科學在中國進壹步發展
高校、黨校和行政學院系統陸續開設公***政策課程;全國性的學術團體成立;從中央到地方,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
(3)進入21C:MPA教育興起
“公***政策分析”課程被列入專業核心課程,各高校成立專門機構,培養高層次分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