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威王第七年,楚威王滅越國,在梁青山上建城。相傳楚王見此地有皇族之氣,遂埋金使之為鎮,故名“金陵城”。三國時期,孫權在金陵城的基礎上修建了壹座堡壘,命名為“石頭城”。該城是長江上著名的要塞,控制著秦淮河的入口,是六朝建康城的西門。孫權修建石頭城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東吳都城建業。後來,西晉將軍王浚率領水師攻打吳棟,但不得人心的吳王孫皓沒堅持多久就投降了。唐詩中的“自王君自益州引大船下,皇鬼在南京城憔悴”。千尋的鐵鎖沈入河底,壹塊石頭掉了出來”,描述了這段歷史事實石頭城在六朝時期是壹個兵家必爭之地,當時許多重大事件、戰爭和人物都與它密切相關。隋文帝在石頭鎮設江州,初唐時在此設揚州都督。石頭城是隋朝和初唐時期南京的中心。由於長江逐漸西移,石頭城逐漸失去了“控河守淮”的戰略地位,在唐中期基本被廢棄。五代十國時期,楊武重建金陵城,但沒有重建石頭城。明太祖建南京城時,石頭城建在南京城墻的西邊。
劉禹錫寫過壹首詩《石城》:“故國四面環山,潮打空城歸寂寞。在淮水東邊的舊月,我也是夜裏過來女墻的。”詩中有對如何治亂促廢的感嘆和感嘆。以“金陵懷古”為主題的古詩很多,比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石頭城為什麽成為歷代詠嘆國家興亡的重要載體?原來金陵(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所有建都的國家中都是短命的。它滅亡的原因讓人感覺哀怨不斷,給人壹個非常深刻的歷史教訓。因此,金陵懷古成為詩歌的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