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問壹下民國時期關稅制度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是什麽?

問壹下民國時期關稅制度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是什麽?

中華民國時期分為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不同時期的管理制度是不壹樣的。

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7這壹時期國家的主要稅收為帝國主義列強所控制,地方軍閥各自為政,沒有統壹的稅收制度,苛捐雜稅層出不窮,人民負擔繁重。田賦仍為正供,包括地丁、漕糧、租課、差徭和雜稅等。開征兩種新稅印花稅和通行稅。

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這壹時期的稅制,壹方面對原有稅種進行整理改革;另壹方面為適應社會經濟情況的變化,開征壹些新稅種。

1928年起實行組織、省兩級財政體制,明確劃分國家稅與地方稅。稅務管理機構,在組織財政部設直接稅署、賦稅司、稅務署、關務署、緝私署、鹽政司、專賣事業司分管各稅和專賣事務。在稅收征管方面,設立了納稅登記制度、復查制度、納稅制度、檢查制度、簿籍管理制度等。

“民國政府”是指清朝滅亡後(1912)到新中國成立前(1949)這三十八年間,中國唯壹合法並得到外國列強承認的政府,它主要分為兩個時間段“北洋政府”“國民政府”

1、北洋政府(1912—1928)

“北洋政府”就是指北洋軍閥政府,主要有袁世凱、皖系、直系和奉系四個時期:

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1915)

1912年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後,成了民國的大總統,特別是其操縱國會後,袁世凱基本實現獨裁統治。1915年,他倒行逆施登基稱帝,失敗後郁郁而終,北洋政府袁世凱時期結束。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5—1928)

袁世凱死後,沒有壹個人可以拉起整個北洋軍不散架,很快分為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再加上在東北的張作霖的“奉系”,這三個北洋軍閥輪流控制北京政府,其中皖系(1915—1920),直系(1920—1924),奉系(1924—1928)。

2、國民政府(1928—1949)

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後,直系後起之秀吳佩孚和孫傳芳相繼被消滅掉,坐鎮北京的張作霖自知不敵北伐軍,連夜把軍隊撤往關內,其同時乘專列回奉。結果專列在皇姑屯爆炸,張作霖被炸後不治生亡,年僅二十八歲的張學良就任奉系統帥。

張學良是位愛國將領,他對日本人對中國事務指手畫腳很不滿,再加上日本人害死了自己的父親,結果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至此國民政府名義上壹統中國,取代北洋軍閥成為中國合法的政府,壹直到1949年。

從以上可以看出,民國政府的概念最廣,它包括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國民政府是北洋政府的繼任者。

  • 上一篇:未成立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按工資總額的多少向上級工會撥繳
  • 下一篇:我們是壹家新成立的公司。公司辦理社保需要哪些證件和相關手續?望回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