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大學開始就在KKBOX看鄧慧文博士的專欄,喜歡那些充滿人性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參加鄧慧文博士的個人成長課程。難得的周末不在家陪孩子,我會有點愧疚——鄧老師會不會以為我出去玩了?我女兒會想我嗎?經過壹番猶豫,我決定抓住機會去。
出門前,小麋鹿很自然的說要陪我去上課。我說,但是課程不適合妳。有可以壹起上的課就壹起去吧。(之前我上日語課或者不得不加班,她也是這麽說的。哈,有人能給我爸媽推薦日語班嗎?)
“那妳晚上會回來嗎?”她撅嘴問我。
“我下課就回來。”我摸摸她的頭。
鄧慧文博士開設的夫妻與親子關系課程是去年舉辦的。鄧博士通過私人收藏表示,“今年的課程延續了去年課程的主題,但內容包含了新的解讀,將分析夥伴關系的潛意識、原型矛盾問題、沖突與溝通。親子方面,夫妻關系的潛意識變化會在孩子加入後討論。想知道孩子和妳的戀母情結有什麽關系?歡迎去年班的老朋友再次參加今年的班。」
心理咨詢有很多流派,鄧慧文博士傾向於榮格和精神分析。從網上的資料來看,榮格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似乎都認為人的潛意識影響著行動。讓我好奇的是,婚姻中雙方的潛意識是什麽?
本人從未參加過鄧博士的其他對外活動,只看過少部分她的視聽節目,喜歡她的聲音和嘴型,但不確定鄧博士將如何在濃縮凝練的演講課程中帶領觀眾解剖復雜的婚姻家庭關系。能不能把話說完,講道理?以下是這壹天的演講筆記。讓我們壹起來看。
?
伴侶壹生的約定:妳準備好和伴侶結合了嗎?
鄧博士壹上臺,就很輕松地把夫妻感情和現場的情況做了對比,作為當天的開場——她說,有時候夫妻生活就像演講現場匯報的情況,雙方有壹方是準時的,打算做點什麽,可能想有壹些熱烈的互動,但是對方遲到了,不壹定能進入狀況,就會造成雙方的摩擦。
鄧博士肯定了願意參加課程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會照顧好自己的靈命。重視自己精神成長的人,獨立生活就不會遇到太多困難;但是兩個人壹起生活並不容易。決定同居後,會有需要互相協商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日常習慣的兼容和排斥。比如《婚姻生活》這部劇,經常上演的橋段就是壹個很瑣碎的爭執:牙膏應該從中間擠還是從尾部擠?牙杯應該朝上還是朝下才不會發黴,方便使用?碗筷可以放在碗槽裏第二天用嗎?誰來洗碗?
再比如《雙生》中space slice的約定:衣櫃的大小如何分配?同壹個空間應該整合哪些功能?像臺北這樣的環境,很難同時滿足臥室、兒童房、自習室、更衣室等領域的需求。通常情況下,壹個臥室具有穿衣和工作的多重功能。
大多數婚姻很難在結婚前就各種生活細節達成壹致。很少有人在結婚前討論誰該洗碗,自己的“空氣圈”什麽時候不允許被別人擠(比如在廚房做飯的時候,不能有人擠進去同時使用,看電視的時候,不能有人在前面晃)。有的人喜歡隨時隨地的親密,有的人需要自己的空間。每個人在戀愛時都喜歡親密無間的親密關系,但如果後期不能溝通協調,很容易導致婚姻生活中的誤解:需要自己空間的人,可能會被伴侶認為“妳不愛我嗎?”
婚姻中雙方的責任分配也可能造成彼此的角力。尤其是孩子的出生,會導致責任適當的家庭出現劇烈的責任再分配:誰來長期陪伴孩子?誰會洗很多次碗?原本的神仙眷侶瞬間變成了苦命夫妻,婚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灰暗”心理掙紮:原本下午2點到5點會打掃地板,讓5點半下班回家的老公享受舒適幹凈的家庭氛圍。幾次吵架後,為了故意把家務“秀”給另壹半看,他故意拖到5點10分才做,好讓丈夫回家。
第壹段結束後,鄧博士邀請觀眾分享與伴侶約定的經驗。
聽者A:“家務分工可能會有壹些約定,但是約定之後可能會覺得執行不公平,變成新的爭吵。感覺有些工作可能很細致,很多樣,但沒那麽長時間;有些工作可能做得很快,但是很臟。」
聽眾B:“我老公有時候很重視壹些細節,比如在衛生間放拖鞋;但是我老公總是不做好垃圾分類。家裏其他人看到資源回收沒有分類好都會想我,但是是我老公沒有。後來我報復了他——我會故意大聲說回收的貨不是我丟的,或者謊稱拖鞋是孩子換的。我怕我會變成那種我討厭的,報復心強,愛撒謊的女人。」
鄧博士對這兩個例子的解釋,是報復,是謊言。這就是他剛才說的,會讓人很討厭自己,但是又想爭取婚姻的公平。在鄧博士的舊書《做更好的自己》中提到:夫妻之間有必要公平嗎?
當老公做了老婆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倒臟垃圾)時,可能是因為他想照顧自己戀愛時心中那個可愛善良的女孩,但是當另壹半不停的吵架時,那個兇悍的女人就不再是我想要保護的柔弱女孩了。“既然妳這麽強勢,那我們重新分工吧”想重新分配這些家務;我老婆可能以為我以前是公主,下來做飯了。我還要再刷壹遍馬桶嗎?夫妻雙方都習慣了,不再追問,只好通過對方要求的“公平”來證明自己是被愛的。
事實上,在婚姻中,雙方所要求的“公平”只是希望通過互動來證明他們是相愛的。在婚姻咨詢中,會用技巧讓壹個案例說出真相,但真相可能會傷害另壹半,所以在生活中,伴侶不會主動告訴對方。在婚姻咨詢時,鄧醫生會引導個案,表達自己需要被愛。
鄧博士舉了壹個例子:壹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女人,出身母親家庭,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當有壹天婆婆說“我覺得妳們夫妻不能生孩子是因為妳媽養鰻魚,這在佛教裏是不好的”這句話的時候,侵犯了伴侶的內心界限。丈夫可能覺得長輩說的只是壹句話,所以聽著就好,但妻子會不自覺地覺得自己的出身家庭受到了侵犯。
?
夥伴關系的關鍵心理學:進退平衡
我們傾向於認為另壹半只需要尊重,不要介入,但是完全不介入的關系是很孤獨的。我們期望被尊重(不用太擔心!)並期望參與其中(不能給點建議嗎?)。如果我們能發出壹個明確的信息,告訴對方現在更尊重我,現在更多地參與進來,這可能會更好。
鄧醫生在進行婚姻咨詢時,經常聽到壹方當事人抱怨另壹方經常發脾氣。但仔細調查,對方可能是故意塑造成壞人。
很少有人刻意想成為婚姻中的討厭鬼,但另壹半可能是壹個“信號燈不插電”的人,臉上帶著輕蔑的表情,卻沒有給伴侶明確的信息,他的需求是什麽。
鄧博士建議,在壹段感情中,伴侶要始終保持“我有需要,妳能滿足我就開心”,但同時也給了“妳滿足不了我也沒關系”的空間。比如陣亡將士紀念日,雖然我很想被人記住,被人慶祝,但是如果我沒有收到禮物,或者送錯了東西,就不應該記在心裏。(←鄧博士講到這個,讓我想起了前幾天關旭在facebook上說潘多拉是佛珠?XD)
鄧慧文博士指出:不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能表達信號。很多人長大後,父母不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有更強的兄弟姐妹,或者之前的意見不被重視。“我希望我的伴侶在我不說的時候就知道我想要什麽”和“我說了才明白”。成長過程中沒有愈合的傷口叫做“未愈合的結”。帶著這樣的心結進入婚姻關系,會增加彼此的傷口。
比如《孽種》中,妻子來自不顧家庭的父親和每天哭鬧抱怨的母親,為了擺脫無能感和過去與無能的聯系,妻子可能會有更強的控制欲;丈夫可能來自壹個充滿控制欲的家庭,那種黏膩到沒有距離感的親子關系導致丈夫需要自己的空間。社會風氣也過度要求母親對子女的幹預,代代復制會讓家庭得到父親疏離、母親懷念的家庭風光。
夫妻恩怨後,夫妻壹方為了平衡心理感受,采取了報復行為。比如有的夫妻有了孩子後出軌,只是因為孩子占據了另壹半的所有視線,這可能和戀母情結有關。內心劇裏有很多難以解釋的心理因素是對方永遠無法解釋清楚的。
鄧慧文博士的新書《不夠好》中提出的視角,不僅僅是指“不夠好也可以做”,更是從另壹個角度看:“對方不夠好也可以做”。有些人在參加了很長的課程後,會以“我是對的,但妳要成長”的語氣與另壹半分享,這非常容易讓另壹半對心靈成長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
如果另壹半只是完全欣賞和贊美自己,會讓自己的缺點潛移默化地得到改善;但是,伴侶過多的批評會讓人覺得很消極。真正的夫妻關系,會有支持,也會有失落。
鄧醫生問大家“妳們的婚姻是壹個人的世界還是兩個人的世界?”她提到,有些人希望他們的婚姻按照自己的劇本發展,但這實際上是壹個“壹個人的世界”。有時候,我們希望我們的伴侶在我們說了或做了壹些事情後,對我們預期的路線和行動做出反應。如果我們的另壹半根本沒有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回應,會讓我們感到生氣還是好笑?真正的婚姻關系是雙方帶著對方的劇本進入婚姻並順利相處,也就是需要讓對方劇本裏的言語和動作融為壹體。
鄧醫生說,她以前覺得婚姻治療師的婚姻應該是完美的,但後來她意識到婚姻應該擁抱現實,所以她在演講中從頭到尾舉了很多自己的例子,讓大家感受到婚姻中的小事件就像沙礫掉進鞋子裏。以她希望老公送花為例,她想象著在問完老公“妳上次送我花是什麽時候”後,她期待老公回應“是啊,該送妳花了”,但老公卻開始回應“妳不記得了,我當然不記得了”,雙方各執壹詞,完全脫離了當初對愛情的要求。
夫妻在爭執之後會逐漸演化出相處的模式。如果兩個人都把婚姻生活打開成兩個人的世界,那麽在對方提出要求時,他們就會開始正確地釋放自己需要的信號,回應自己的立場。
不是每壹段婚姻關系都能維持壹輩子。只要妳知道會因為各種原因分開,妳可能對婚姻有不同的想法。鄧醫生指出,80%以上來咨詢室進行婚姻咨詢的夫妻都會問,“如果他們對婚姻的熱情被生活瑣事耗盡,沒有了心,覺得累了,不想再多做了,不能再成長了,這婚姻怎麽繼續下去?”非常確定自己不想要這段婚姻的人,可能會直接離開,或者像沒有這段婚姻壹樣生活。但只要有壹點懷疑,雙方還是有壹點操作基礎的。
?
伴侶的心理問題:解讀“沖突模式-家庭背景-人格”的心理模型
鄧博士提到了幾個家庭的典型例子,其中有壹個我覺得比較特殊:典型男人的父親,每天愁眉苦臉的母親,家庭明顯被愛抱怨的母親主導,但如果母親是家庭中的控制者,外圍的人就認為控制這種關系好壞的人是父親。
有些伴侶會覺得對方是在找麻煩。如果他們能深刻理解自己的需求,不要,就能給對方更明確的信息。舉個例子,老婆覺得自己每天都要早起做午飯,晚上還要洗碗,而老公覺得自己其實是在被動接受老婆做的午飯(只是想讓她開心,帶著)。經過仔細冷靜的思考,老公可以明確的告訴老婆:我真的不需要妳做那麽多事情,我們可以用錢解決壹些事情,比如請家政服務打掃衛生,買斷食物。我只希望妳能多給我壹點微笑。人有時候會誤解自己的需求,需要壹個伴侶來提醒自己,在以前的情況下,幸福不完全是對方按照自己的劇本表演,而是雙方各得其所。
如果夫妻中有壹方是完全的好人,另壹方是完全的壞人,但他們繼續這種關系,問題絕不是單方面的。可能是好人的壹方,希望有壹個可以完全照顧的對象;另壹方面,讓壹方看的那麽慘,另壹方為什麽不幫忙?
當我們覺得伴侶沒有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怎麽布施才不會覺得自己是被布施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照顧?鄧博士再次邀請觀眾嘗試分享自己的情況:
觀眾c:王老師工作很忙,但是他幫忙報了這個課程,但是因為工作忙不能來。他老婆覺得可以理解,但是她處理不了內心的失落感。觀眾d:王先生在某些方面會表現得像他妻子的母親,讓她妻子感覺像是嫁給了她母親。母親和丈夫都以同樣的方式與妻子相處,以貶損的方式與妻子互動。觀眾E:王先生是投毒者。他離不開手機和平板電子書。他只是花很多時間看電子書。拿上面的案例來說明“沖突模式-家庭背景-性格”的模式。就沖突模式而言,問題的核心不在於3C用了多少,也不在於它是否會來課程。其實是希望伴侶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婚姻質量上,但真正的需求並沒有表達出來。鄧博士認為,“夥伴會在現實問題上回避沖突,會把問題引向其他打結的地方。”因為不是真正的沖突點,所以比較安全,所有的爭吵都圍繞這個非核心沖突點展開。
在家庭背景這壹點上,丈夫可能只是問了壹個簡單的問題,但妻子聽到後會聯系到過去與母親的矛盾,從而帶出壹系列的情緒。
人類最重要的自信來自爸爸媽媽,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獨立生活。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如果照顧不到,可能會有很多情緒,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很丟臉。經常批評孩子的父母,通常是在孩子長大後才開始批評孩子。他們反而會從很小的時候生活中的各種細節表現出厭惡:比如孩子尿尿,會因為家裏事太多而表現出“妳又給我添麻煩了”的表情。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發生兩極變化。壹種是過分追求完美,希望不被指責。壹種是極度消極的,因為擔心自己失敗後會更加沮喪,所以用消極來抵抗挫敗感;壹種是尖酸刻薄,用批評的方式讓人無暇檢查自己的缺點。
鄧博士建議,在婚姻的有效溝通中,提出溝通的人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恐懼的真正原因。以3C投毒者為例。事實上,“使用3C的持續時間”並不是3C中毒者家屬真正關心的問題。另壹半的3C投毒者真正擔心的可能是:妳覺得我不值得在我身上花這個時間嗎?我是不是壹文不值?我會不會因為在家太忙而孤獨終老?
人不能帶著自己的恐懼生活,所以把恐懼藏到潛意識裏,但潛意識會影響人的行為,要理清恐懼背後的真實欲望需要很多時間。
?
問與答。答:婚姻家庭面臨的各種情況。
鄧博士在課程結束時預留了15分鐘給大家做Q & amp;a、並根據題量調整答案的長度。
Q1:“吵架過程中可能會有激烈的交流,內容可能會很傷人。說者認為吵架只是氣話,聽者會認為吵架是真的,放不下那個內容。」
A1:“有的人吵架說真話,有的人說氣話。妳必須區分這兩種人格。很抑郁的人,平時很有耐心,吵架的時候會說實話。吵架了要認真聽,會有平時忽略的信息。有些人平時誇大其詞,他怕自己說得好,妳感受不到他的痛苦,所以會誇大壹百倍。婚姻中,發脾氣往往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愛,但請三思而後言。妳越愛壹個人,他越受不了妳說妳不愛他。
我們有時候會用言語擠壓對方,希望能擠出更多的情緒,但是時間長了對方可能會覺得累。」
問:“對方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妳之上。有時候對方會羞辱嘲諷,讓我無言以對。」
答:“婚姻中沒有社會經濟地位的預設。我學這個是因為我有壹個高級醫生和壹個高級護士在醫院結婚。我們期待他們的互動會延續職場的模式:丈夫發號施令,妻子配合。我們後來觀察到的是,妻子在關系中占主導地位。年輕的時候,這讓我很困惑;進入婚姻後,發現婚姻才是家。家裏怎麽會有等級制度?夫妻本來就是平行關系。在傳統的歌仔戲中,即使男性優於女性,當妻子和外交部長出現時,椅子也同樣高。
建議妳偷偷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繞過他的嘲諷,找出他真正的期望,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給予。如果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夫妻二人壹起加入咨詢,但如果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先自己壹個人去咨詢,看看有沒有可以解開的心結。」
問:“夫妻婚前有過很長時間的異地戀。他們以前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婚後也是。但是有了孩子之後,老公還是習慣有自己的空間,但是老婆自己的時間空間消失了。」
答:“妳要問自己願意做多少。去年,我消失了整整壹年(註:鄧醫生去年生了孩子,當時全職在家),我自己也很迷茫,很壓抑。老師建議我把問題放回我和孩子身上,問問自己:妳願意為孩子做多少?不看妳和妳老公做了多少,公平不公平。
我面對的事實是,我不是壹個壹天365天都在家看孩子的自信快樂的女人。
因為童年的孤獨,我曾經希望做壹個全職媽媽,但我真的不適合做媽媽。做不了自己理想中的媽媽,會有挫敗感。不要幻想自己可以這麽偉大,犧牲這麽多。」
問:“兩人還在溝通階段的時候,能不能提前觀察壹下他們溝通的內容,以避免以後相處時會遇到的問題?」
答:“不要那麽有野心。如果妳們現在能好好相處,就不要打擾他了。XD,可以用之前的模式來處理現在的問題。如果妳總是期待未來會有問題,那就先觀察壹下自己是否對婚姻有恐懼心理。」
?
?
我課後的親身經歷
在課程中,鄧博士會傾向於以類似工作坊的方式,邀請大家分享自己的情況,或者提出自己在婚姻中的困難。演講內容快節奏,適度邀請大家分享經驗,也讓課程更具可及性和參與性。
正如我所料,鄧博士的口才很好,準備很充分,內容流暢。鄧博士從壹開始就試圖用自己的各種例子來拉近距離,讓我不會因為自己的專家學者身份而感到被排斥,也不會覺得她說的是壹個不吃世面的精英。我知道她結婚十幾年了,也和我們壹樣站在泥巴裏,滿腳踩著泥,想著如何走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我曾經和人討論過,是否值得上婚姻成長課程或者婚姻咨詢,是否應該把伴侶拖在身邊。當時對方給了我鼓勵:每個人都有壹條路,每個人都有投資的入口。也許成長課程和咨詢對伴侶來說不是壹種有效的值得信賴的方式,但也許這樣想的伴侶有自己的成長之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良性互動帶動合作夥伴共同成長,不壹定非要拖著合作夥伴才有效。
我覺得這壹系列的課程就像當時討論的那樣。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我們可以試著先觀察自己的真實需求,試著在溝通技巧和生活上做壹些調整。照顧好自己,氛圍不壹樣,有時候情況也不壹樣。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門課程對我來說有幾個重要的信息:
當需要溝通的情況出現時,做好“壹次不討論結果”的準備:
鄧醫生在演講中提到壹個例子,就是夫妻之間通過20次左右的咨詢,找到了彼此內心深處的情感期待。我覺得需要這麽長的時間,通過專業的咨詢和幹預才能把問題搞清楚。當雙方關系不好的時候,不要指望壹兩次溝通就能迅速見效。CC之前有壹次跟我說“是溝通不好導致關系不好,還是關系不好導致溝通不好?”?這是壹個常見的神話。婚姻沒有專家。我們需要的是不斷的成長和面對問題:
鄧博士提到,有些另壹半會拒絕參加咨詢或成長課程,認為“婚姻沒有專家”。我也覺得婚姻確實沒有專家,就像鄧醫生在咨詢室待了很久,吸收了那麽多病例,但還是會遇到困難。但我覺得這種感覺就好比壹個程序員再強,也難免會在自己的程序中遇到難以處理的bug去處理;比如希臘神話中,阿喀琉斯從小就被人抓住腳踝浸在冥河中。他刀槍不入,但他仍然有他的弱點:他沒有沈浸在冥河的腳踝是他可以被征服的地方。在婚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自己的弱點,遇到婚姻生活中的各種情況。我們需要的是故障檢測和調試的技巧,而不是試圖去追求壹種百害而無壹利的靈丹妙藥。可能有人會說,鄧博士在演講中也用了以前著作中的案例,閱讀就夠了。但是我以前是自學閱讀的。幸福在壹起》,曾經覺得很遺憾,鄧博士的書大多是專欄的集合,受限於專欄的字數。每篇文章可能都有自己的話題和案例要討論,很難深入討論,也很難串聯解讀壹個完整的話題。作為理解相處話題的介紹,讀起來很輕松,但如果想深入探討,還遠遠不夠。這門課程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
如果妳根本沒看過鄧博士的節目或作品,我建議妳可以先看看這個視頻,再配上《妳可以做更好的自己》這本書,感受壹下鄧博士影響的力量。
由於鄧慧文博士的工作坊課程(如私人工作坊)大多會優先考慮合作夥伴或情侶,如果之前不太容易報名鄧博士的工作坊,我覺得“成人微課堂”會是壹個很好的自我成長的入口。為了鼓勵雙註冊,雙註冊有特別優惠,但單註冊也能順利來,會場裏很多人都是“半”來學習如何面對與自己期望的關系中的傷害和不愉快。
通過課程中的心理模型,我們還可以解釋很多情況下的情況,觀察我們情緒上來的時候,是否在為特定的恐懼進行自我防衛。真正的目標是什麽?有助於松動職場和親子關系的僵局。
推薦給想嘗試面對自己潛意識,處理生活問題的妳!
鄧慧文好書門戶“有妳,我可以做我自己”博客來了│購物
相關鏈接
鄧慧文博士facebook鄧慧文博士的書:《不夠好:女性的興趣》*本文由熱心青年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本文為作者對合作創新的觀點,不代表作者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