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在北京設立專門培養翻譯翻譯人員的“同文館”,這是清代最早的“洋務學堂”(1902年
並入京師大學堂)。
1863年,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第二年又在廣州設立壹個“廣方言館”。“廣方言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內設翻譯館;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機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軍火機器總局(後改名為北洋機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輪船招商局;中國第壹批官派留學生出洋,由容閎指導選派。
1875年,建議在各省設立洋學堂;創立科舉考試中“洋務進取”壹項。
1878年,在蘭州建立蘭州織呢局,這是中國最早的壹家機器毛紡織廠。
1880年,在上海建立機器織布局,這是中國最早的機器棉紡織廠;同年,在天津設立京師學堂,購置軍艦;設立南北電報局。
1881年,設立開平礦務局。
1882年,建立旅順軍港。
1885年,清政府新設立了海軍衙門;在天津設陸軍武備學堂。
1890年,在漢陽建立湖北槍炮廠;在湖北,江西設立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完整的洋務運動內容,而僅是列舉了壹些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實際上當時小壹點的廠礦企業還有不少。
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制造近代武器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壹個軍事工業。主要制造子彈、火藥、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置。1864年,湘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總局
又稱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1867年,由虹口遷至高昌廟,經過不斷擴充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軍事工業。該廠技術和機械設備主要依靠外國,除制造槍炮彈藥外,也制造機器和修造輪船。1905年造船部分獨立,稱“江南船塢”,兵工廠部分人稱制造局。後分別改稱“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廠”。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經營的設備最齊全的新式造船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聘用外國人擔任技師。主要由鐵場、船場和學堂三部分組成,1884年馬尾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雖經恢復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後,改稱海軍造船所。
漢陽鐵廠
1889年春,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廣州建立煉鐵廠,同年他調任湖廣總督,籌辦的煉鐵廠也隨遷漢陽,1890年在大別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有六個大廠,四個小廠,煉鐵爐兩座。1894年投產,開始均為官辦,從籌辦起至1895年,***用經費五百八十余萬兩。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因無力籌措經費,於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工人約三千人,每年出鋼七萬噸。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鐵廠部分設備被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成立大渡口鋼鐵廠。解放後收歸人民所有。
輪船招商局
簡稱“招商局”。中國最早設立的輪船航運企業。1872年(清同治十壹年)李鴻章招商籌辦。1873年1月成立。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橫濱、神戶、呂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緒十壹年)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元年)歸郵傳部管轄。1912年改為商辦,更名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後又改稱商辦招商輪船有限公司。1932年國民黨政府收歸國營,更名國營招商局,歸屬交通部。抗日戰爭期間,總局先遷香港,後移重慶。戰後遷回上海。1947年***有船460艘,33萬余噸。1948年成立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仍沿舊稱。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機器制造局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壹家近代輪船公司,也是洋務派興辦的第壹個民用企業。它成立時買輪船3艘,到1877年收買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擁有輪船30多艘,形成壹支實力較強的商船隊。
中國海軍新式軍艦“南琛”號
北洋海軍實力最為雄厚。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組成,擁有軍艦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軍將領丁汝昌任海軍提督。與此同時,旅順口和威海衛兩個海軍基地竣工,整個北洋海防體系的建設宣告完成。李鴻章得意地說:北洋海軍“聲勢已壯……入可以駐守遼渤,出可以援應他處,輔以各炮臺陸軍駐守,良足拱衛京畿。”
為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洋務派還舉辦了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壹些新式學堂,培養翻譯人材、軍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幾批留學生出國深造。
同文館的建立
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人從事翻譯工作,但正式設立外語學校卻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同文館。在清政府與外國訂立《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時,竟連壹個懂得外文的中國人都找不到,任憑侵略者的蒙騙。
1861年奕?奏請設立外語學校,培養外語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準成立“京師同文館”。學員學習漢文外,主要學習外文。聘有外籍教師英國人包爾騰,法國人司默靈、畢利幹,俄人柏林,美國人丁韙良、傅蘭雅、海靈敦等先後任教。丁韙良從1869年任總教習,總管教務達30年。總稅務司赫德兼任監察官,實際控制了經費和人事大權。
同文館完全按正規學校來辦,陸續開設英文館、俄文館、德文館和東文(日文)館。只招收13、14歲以下八旗子弟,後又招收15—25歲的滿漢學員,也招收不限年齡的滿漢學員。學習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為兩種:壹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8年;壹是年齡稍大、僅借中文譯本學習天文、化學、測地等科的學生,學制5年。1867年時增設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學生最多時達120人。畢業生大多任清政府譯員、外交官員和其他洋務機構官員。設有印刷所,翻譯印《萬國公法》及數理化和文史等方面書籍。1902年同文館並入京師大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