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三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的嚴格監管並沒有改變。
財務合規列表
數千萬的反洗錢罰款
央行重罰兩家銀行。
今年前兩個月有三筆上千萬的罰單,分別是民生銀行被人民銀行罰款2360萬元,中信銀行被銀監會罰款2020萬元,光大銀行被人民銀行罰款654.38+0820萬元。值得註意的是,疫情發生後開出了三張千萬罰單,監管嚴的局面顯然不會改變。
其中,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被央行重罰,均涉及違反反洗錢規定。據南都記者了解,這也是央行首次對違反反洗錢規定的金融機構開出千萬元以上的罰單。具體來看,民生銀行因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保存客戶身份識別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提交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等被央行罰款2360萬元。光大銀行因同樣原因被央行罰款共計1820萬元。
根據現行《反洗錢法》規定,金融機構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可被處以500萬元罰款、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但多次違反可累計處罰。首張千萬級罰單顯然是“數罪並罰”的結果,也表明了央行加大對反洗錢違法行為處罰力度的決心。
除了金融機構被重罰,相關責任人也被央行處罰。其中民生銀行被罰12人,光大銀行被罰8人,涉及合規部、信息管理部、信用卡中心等部門。
銀行相關住房貸款存在違規行為。
再收集壹千萬張票。
在銀保監管體系中,本期算的最大壹張罰單屬於中信銀行。在這19起違規事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違規事件多達13起。被罰款的原因包括: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入房地產開發公司;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
事實上,這2020萬元的罰款已經是中信銀行壹年多來第三次被罰款超過2000萬元。在中信銀行收到的諸多巨額罰單中,出現了多起違規發放住房貸款的案例。早在2018和12,中信銀行就因違規支付理財土地款等6項違法行為被銀監會罰款2280萬元。去年8月,因“以流動資金貸款名義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等13違法事實,被銀監會罰款2200萬元。
毫不留情!兩個月732張票
NDFRI進壹步分析了5438年6月+0-2020年2月的監管處罰。央行和銀保監管系統開出732張銀行罰單,合計罰款2.54億元,平均每張罰單近34.76萬元,平均每天罰款424萬元!
據NDFRI統計,按機構類型劃分,農商行被罰次數最多,* * *收到罰單285張,被罰61.835萬元;罰款金額最高的是股票銀行,* * *被罰款6222萬元,收到罰單76張。
哪些地區是處罰的“重災區”?NDFRI梳理罰單顯示,內控管理不嚴謹、違規信貸業務、違規涉房貸款、違規票據業務仍是銀行業的頑疾。其中,僅內控管理不到位和信用違規的罰單就占到了70%以上,而罰沒金額也占到了50%以上,合計處罰金額近654.38+0.2億元。
另壹方面,包括理財違規、信用卡違規等諸多新問題逐漸暴露。
NDFRI註意到,隨著今年資產管理轉型的加強,更多的新問題正在逐步出現。如廣發銀行杭州分行因“未按監管要求隔離理財業務和自營業務風險,同業投資資金與本行非標理財投資部分對接”被罰款50萬元。
與住房相關的貸款是最嚴重的違規處罰。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涉房貸款的罰款數量與內控不嚴和信用違規的罰款數量相比相形見絀,但從罰款金額來看,幾乎是壹樣的:涉房貸款罰款高達5282萬元,內控不嚴罰款61.9萬元,信用違規罰款5679萬元。也就是說,住房貸款平均罰款金額最高,力度最重!
自從嚴格監管以來,涉房貸款壹直是監管的重點。據NDFRI統計,今年前兩個月,銀保監管系統開出的710張銀行罰單中,有86張與住房貸款有關,罰款金額高達5282萬元,約占總罰款金額的25%。
NDFRI進壹步分析了涉房貸款違規問題,發現除了違規給房企輸血外,個人貸款違規流向房地產也是銀行涉房貸款的處罰重點。其中,最常見的是個人消費貸款、商業貸款,甚至信用卡資金被非法挪用於購房。如杭州銀行因“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不審慎,挪用貸款資金購房”被罰款225萬元,長安銀行因“信用卡資金監管不到位,流入房地產領域”被陜西銀保監局罰款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