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普·陳安竭盡全力幫助林肯競選總統,結果,他失去了議員的席位。為了感謝競選活動,林肯在他當選總統後的第二年就任命他為美國駐奧地利特使。但是,奧地利政府宣布溥支持匈牙利革命領袖的講話不得人心,於是林肯重新任命溥為駐華大使。
1862年7月20日,溥作為清政府接受的第壹批外交大臣入京。溥來華時,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受到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打擊,內憂外患。
1862年,美國國務卿西華德提出了對華“合作政策”。其要點是:在中國,壹切重大問題都要協商合作;在維護條約權利所必需的範圍內保衛條約口岸;在通商口岸內,既不要求也不占有租界,不以任何方式幹涉中國政府對本國人民的管轄權,也不威脅中華帝國的領土完整。
美國的“合作政策”在西方大國中獨樹壹幟。在這壹政策的支持下,清政府熬過了19年的60年代政治危機,自然對這壹政策的執行者溥心存感激和信任。
1867 11溥任期屆滿,準備告別清政府。再會,溥香溢?他說,今後(中國)將在與其他國家發生不公正的情況下做出巨大努力。哎?問他願不願意帶著中國的命去西方國家。溥陳安立即同意了。
清政府此前在當地海關任命外國人為稅務部門。
1867 165438+10月27日易?正式上奏清政府,請旨派遣溥出任中外談判大臣。
清廷為了協調和制衡列強,邀請英國駐華使館官員白卓安和曾在中國擔任海關官員的法國人德善為左右“助手”,充當溥的副手。此外,還派了註冊海關官員道誌剛和禮部博士孫家谷陪同我們處理與溥的中外交涉。總理衙門特別強調,中國此行派出的成員都是欽差大臣。2月25日,1868,蒲使團乘坐“哥裏”號輪船從上海虹口港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