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運熱潮迅速升溫。
許多城市“瘦身”
新防疫政策實施後,國內客流持續恢復。隨著2023年春節的到來,“回家過年”的熱鬧場面正在升溫。每日互動大數據與杭州西湖數據智能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3年春運搶跑報告》。(註:城市瘦身指數=1-某城市春節前壹個觀測日的活躍人口/該城市上壹年的平均活躍人口65438+2月)
2023年春運正在強勢升溫,春運壹票難求。在大部分農民工返鄉的背景下,很多城市的人口在春節期間體重下降。報告顯示,春運第壹周,19壹線和新壹線城市中,前往廣東、河南、湖南和安徽的人數最多,廣東、河南、湖南和安徽是2023年春運“回娘家”人數最多的省份。
從瘦身情況來看,東莞在2023年春節以47.1%的瘦身指數排名第壹,這意味著該市有近壹半的人在春節期間選擇了返鄉。東莞被譽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和“世界工廠”。2021年,全市GDP首次躋身萬億,也成為第15個GDP超萬億、人口超千萬的“雙百萬城市”。根據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按縣統計,到2020年,東莞省外流入人口將達到691萬,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近六成。
其次是蘇州,瘦身指數達到45%。據悉,到2020年,蘇州省流入人口將達到393萬,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8%,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新壹線城市之壹。但春節期間,留在城市過年的比例相對較小。
深圳的瘦身指數為34.9%,排名第三。根據廣東統計年鑒2021,2020年底深圳常住人口達到17633800人,同期戶籍人口達到584.58萬人,凈流入人口為1178.8萬人。深圳的原住民比例很低,很多註冊的人也是這20年才定居的。
值得壹提的是,重慶的減肥指數為-3.3%,已經開始發胖。大部分壹線和新壹線城市的瘦身指數已經恢復甚至超過2020年春節同期水平。其中,蘇州、合肥、東莞、佛山、杭州、長沙等城市回暖排名靠前。
文化旅遊消費需求加速釋放
上市公司業績恢復尚需時日。
目前正處於“兩節”旅遊旺季,文化旅遊市場明顯升溫。壹些平臺上文化旅遊產品的預訂熱度已經超過去年同期。大眾文化旅遊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有助於行業恢復信心,引領文化旅遊供給創新發展。
同程旅行發布的《2023年春節假日旅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春節出遊需求大幅上升,尤其是中長途出遊。飛豬旅行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相關旅遊產品平均單價同比增長超七成,酒店、景區人均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兩成。每個人的旅行半徑、持續時間和陪伴人數都顯著增加。同時,高星級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30%,精品鄉村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壹倍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準入政策的放開,中國遊客的旅遊信心和消費信心將加速提升,中國遊客的回歸將為全球旅遊業復蘇帶來新的活力。
在旅遊消費預期復蘇的刺激下,旅遊業在去年第四季大幅反彈。元旦過後,旅遊板塊有所調整。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6月5438+10月以來,旅遊股平均下跌5.49%,大幅跑輸同期上證綜指。Xi安旅遊、三特索道、大連聖亞、曲江呂雯、張家界、長白山、西域旅遊等7只股票跌幅超10%。中國鐘勉、中國青年旅行社和中國國旅聯合上漲逾5%。
從業績數據來看,旅遊行業目前的業績回暖還需要時間。據數據寶統計,目前僅有三特索道、宋城演藝、天目湖披露業績預告,凈利潤處於預虧或預減狀態。以宋城演藝為例,公司2022年凈利潤預計為750萬元至65,438+065,438+0.25萬元,同比下降96.43%至97.62%。此前機構壹致預計公司2022年凈利潤為6543.8+0.33億元,這意味著公司業績大幅低於機構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