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範尼弗·布什發明了壹種可以求解差分程序的計數機器。這臺機器可以解決壹些讓數學家和科學家頭疼的復雜差分程序。1935年,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推出了“IBM 601”,這是壹種帶算術部件的穿孔卡片機,能在1秒內計算出乘數。它在科學計算和商業計算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總共制造了1500個單位。1937年,艾倫·圖靈提出了“通用機器”的概念,可以執行任何算法,形成了“可計算性”的基本概念。圖靈的概念優於其他同類型的發明,因為他使用了符號處理的概念。10月,約翰·文森特·阿坦索夫和約翰·伯裏制造了壹個16位加法器。這是第壹臺用真空管計算的機器。1939年,Zuse和Schreyer創造了“V2”(後來稱為Z2),它沿用了Z1的機械存儲,並使用繼電器邏輯增加了壹個新的算術組件。但當祖澤完成草案後,這個計劃中斷了壹年。1939-40年,Schreyer用真空管完成了10位加法器,用氖燈完成了存儲器。1940年6月,貝爾實驗室、塞繆爾·威廉姆斯和斯蒂比茨完成了壹臺可以計算復數的機器。它被稱為“復數計算器”,後來改名為I (Model I Relay Calculator)。它使用電話開關作為邏輯元件:145斷路器和10條形開關。數字用“加3BCD”表示。同年9月,電傳打字機被安裝在壹個數學會議上,並由新罕布什爾州連接到紐約。1940,Zuse終於完成了Z2,比操作好,但是不太靠譜。1941年夏天,阿塔納索夫和貝裏完成了壹個專門為解線性方程組而設計的計算器,後來被稱為“ABC(阿塔納索夫-貝裏計算機)”。它有60Hz的50位存儲器,以電容器的形式安裝在兩個旋轉的鼓上。1941年2月的時鐘,祖澤完成了“V3”(後稱為Z3),這是第壹臺可以編程運行的計算機。它也使用浮點運算,7位指數,14位尾數和壹個符號。存儲器可以存儲64個字,所以需要1400個斷路器。它有1200以上的運算和控制元件,編程、輸入和輸出與Z1相同。1943 65438+10月霍華德·h·艾肯完成了“ASCC馬克I”(自動順序控制計算器馬克I),也被稱為“哈沃德馬克I”。這臺機器長51英尺,重5噸。它由75萬個零件組成。它有72個累加器,每個累加器都有自己的算術單元和壹個23位寄存器。1943 65438+2月,Tommy Flowers和他的團隊完成了第壹個“巨像”,它有2400個真空管作為邏輯元件和5個紙帶閱讀器,每個閱讀器每秒可以工作5000個字符。1943在John Brainered的帶領下,ENIAC開始了研究。約翰·莫奇裏和j·普雷斯珀·埃克特負責這項計劃的實施。1946v第壹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器(ENIAC)在美國制造。1947年,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成立。1947年,英國完成了第壹個存儲真空管O 1948貝爾電話公司開發了半導體。1949年,“延遲存儲電子自動計算器”(EDSAC)在英國建成。1950“自動化”壹詞最早用於汽車行業。1951年,麻省理工學院制造的磁芯為1952,第壹臺“存儲程序計算器”誕生了。1952年,第壹個大型計算機系統IBM701宣布建造完成。1952年,第壹個符號語言翻譯器發明成功。1954年,貝爾電話公司研制成功第壹臺半導體計算機。1954年,第壹臺通用數據處理器IBM650誕生。1955年,第壹臺帶磁芯的大型計算機IBM705建成。1956年,IBM推出了科學704計算機。1957年,編程語言FORTRAN問世。1959年,第壹臺小型科學計算器IBM620研制成功。1960年,數據處理系統IBM1401研制成功。1961年,編程語言COBOL問世。1961年,第壹臺子系統計算機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1963年,BASIC語言問世。1964,第三代計算機IBM360系列制成。1965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推出第壹臺小型機PDP-8。從65438年到0969年,IBM成功開發了90列卡片機和system-3計算機系統。1970,IBM系統1370計算機系列制成。1971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設計完成了髂骨IV型超級計算機。1971年,第壹個微處理器4004由Intel公司研制成功。從65438年到0972年,微處理器基板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1973年,IBM研制成功第壹張軟盤。1975,雅達利- 8800微電腦出來了。1977年,科莫多爾公司宣布全組合微型計算機PET-2001研制成功。1977,TRS - 80微型計算機誕生了。1977,蘋果ⅱ型微機誕生了。從65438年到0978年,開始應用VLSI。1978年,磁泡存儲器第二次用於商用計算機。1979,夏普宣布做出了第壹臺便攜式微型計算機。從65438年到0982年,微型計算機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1984年,日本計算機行業開始研發“第五代計算機”——具有人工智能的計算機的本義是“計算器”,即人類將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手動計算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7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貨幣制度不是十進制,計算起來很麻煩。帕斯卡利用齒輪原理輔助父親,發明了第壹臺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計算器。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對其進行了改進,發明了壹種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對計算器的功能進行了改進和細化,但真正的電動計算器還是要等到公元1944年才能制造出來。第壹臺真正可以稱之為計算機的機器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它是由毛啟立和埃克特發明的,它的名字叫ENIAC。這臺電腦用真空管處理信號,所以體積巨大(占壹個房間),耗電高(鎮上的人都知道什麽時候用,因為家家戶戶的燈都調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很低(只有100字),但已經是人類科技的巨大進步了。而我們通常稱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為第壹代計算機。第壹代電腦有兩個教室那麽大,比我們現在通常使用的個人電腦要小很多。當時電腦部分是真空管(現在找不到了)存檔的東西是打孔卡。沒有前人的設計理念,沒有計算機的發明,現在還很難界定誰發明了計算機。
上一篇:當秘書真的不安全嗎?下一篇:定州醫保2023報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