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中,重要的時政熱點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類,也就是所謂的五位壹體構建。在公務員考試中,也會考察考生的積累和對熱點的看法。
了解時事政治是公務員考試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對於想考高分的考生來說。如果有時間,建議每天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節目,時間不會太多,但對素材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有很大幫助。
對於面試來說,測評要素有九個方向,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綜合分析題目更多的是關於對社會熱點事件、現象、政策的理解和看法。更多的需要我們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能夠對事件有自己的判斷,對問題的處理有更多的見解。基於考試內容的介紹,考生還要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新聞都需要理解和記憶?其實還是要看各省的考試情況。總的來說,題目不是特別難。有的省份關註社會問題,有的省份關註宏觀問題,往往涉及政治經濟問題。候選人需要更多地了解國家政治問題。
對於國家公務員的面試來說,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於面試的成功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時政熱點問題。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能夠主動出擊,給予足夠的重視。
國考面試中,時政熱點問題可以說是各個部門的必答題,比如國稅、海關、鐵路警察、出入境等。,而且提問形式也比較靈活,輔以漫畫和視頻,但答題思路基本壹致,不用太擔心。
在這裏,我給大家出壹道真題,簡單分析壹下,讓大家對這類題目有個初步的了解:
真題:現在中國的慈善事業發展良好。有人認為應該曝光那些“承諾但不捐款”的個人和企業;但也有人認為不應該曝光,曝光沒有意義。對此妳怎麽看?
分析:
該題目屬於時政問題中的社會現象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壹些社會問題的看法是否透徹、全面。就這個話題來說,不捐贈就承諾不好,但同時也要看到,它反映了目前中國慈善的缺陷。那麽這個題目的最終目的自然是加強慈善服務,消除不捐贈的承諾。
參考答案:
拒絕捐贈的行為嚴重沖擊了我們傳統的道德觀念,也沖擊了公眾對慈善的信任。我覺得應該回到源頭,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詐捐、詐捐的關鍵詞,承諾不捐,在刺痛公眾心靈的同時,也壹次次沖擊著人們對相關企業、組織和個人的信任。承諾不捐,首先是因為有暴利。中國歷來崇尚仁義。當企業或個人決定幫助弱勢群體時,他們自然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巨大的廣告效應和市場效益也隨之而來。其次,懲罰機制的不完善使得承諾不捐的成本過低,使得無良企業或個人有時間可鉆,這也是開空頭支票的人屢見不鮮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制定專門的募捐法律法規,對承諾不捐的現象缺乏嚴格的法律規範。
但同時也要看到,不能壹刀切的答應而不捐。承諾但不捐贈也反映出我國慈善事業的建設還不夠完善,有待加強。
因此,要從根本上杜絕不捐贈承諾,首先,相關法律制度的配套和完善是當務之急。結合我國現狀,在適當的時候出臺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並建立配套的規範化懲罰機制。捐贈人到期未履行捐贈協議的,募捐人應當督促其履行。其次,我們可以從世界上有效的做法中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美國就專門設置了壹個“承諾與禁止反悔”的原則,就是承諾之後不能反悔,不能食言。最後,至關重要的是,全社會齊心協力,根除承諾,不捐贈。壹旦有承諾不捐的,全社會都會在輿論上譴責,在行動上抵制,讓他們無處藏身。只有把真實純粹的善心展現出來,把那些打著公益的幌子追求名利的人暴露在公眾面前,我們的慈善事業才會在健康的軌道上越走越遠。
最後,建議大家在準備政治議題的過程中關註新聞熱點事件。可以每天多看新聞電視節目,深入了解人民日報、新華網或光明網等主流媒體的時政評論,學會站在政府的角度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加強日常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