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涼山的名字是怎麽來的?

涼山的名字是怎麽來的?

土生土長的涼山人

肯定對涼山各個地方的名字熟悉的不得了

西昌、德昌、會理、普格、越西等等

但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

妳知道是怎麽得來的嗎?

背後的寓意又是什麽?

來和小編壹起看看

唐屬南詔,宋隸大理國,明屬建昌等司,清屬寧遠府。

1952年建自治區,1955年改自治州。

以大涼山得名,山中四時多寒。

以下是涼山彜族自治州17縣市名字的由來

01

西昌市

西漢置邛都縣,為越?Q郡治。

元置建昌路,明為建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西昌縣,為寧遠府治。

1913年廢府改縣。1979年析設市,1986年西昌縣並入。以舊名建昌且地處川西,故名。

2

鹽源縣

西漢置定?縣,唐改昆明縣。明置鹽井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鹽源縣。

以地有鹽井資源豐富而得名。

1964年改彜族自治縣,1978年復改鹽源縣。

3

德昌縣

元置昌州與德州,後置德昌路。

1941年置德昌設治局,1945年改德昌縣。

以元德昌路得名。

4

會理縣

西漢置會無縣,唐改會川縣,元升路。

《元史?6?地理誌》:“其地當征蠻之要沖,諸酋聽會之所,故名。”明改衛,清置會理州,1913年改會理縣。

會通河流經縣東,以川原並會為其所得名。

5

會東縣

1952年析會理縣與雲南巧家縣部分地設縣。以在會理之東得名。

6

寧南縣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建越崔郡,郡下設會無等縣,寧南屬會無縣轄。至寧南建縣的兩千年間,其歷史沿革隨會理(古稱會無)縣演變。

寧南建縣始於公元1931年1月1日,因地處寧屬(整理委員會)之南,故名為“寧南”。

7

昭覺縣

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西昌縣城析置昭覺縣。“昭覺”系“交腳”諧音,彜語意為“傾斜的壩子”。

8

普格縣

1952年設普格縣。“普格”,彜語意為“山埡口下的草甸子”。彜族人稱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轉音而得名。

9

雷波縣

元設雷波長官司,清置雷波廳,1914年改縣。縣西有池名雷波蕩,水常清澈,因夏日雷震,波光相激,故呼為“磨簸”,漢譯為“雷波”。縣名源此。

10

布拖縣

布拖為彜語“布特”之譯音。“布”指刺猬,“特”指松樹。古稱基那布特。兩漢屬越崔郡管轄。元稱裏州。清屬西昌管轄,遂為布拖。

11

金陽縣

金陽縣,以在金沙江之陽得名。

12

喜德縣

1952年置喜德縣。“喜德”為彜語“些奪”譯音,“些”意為“鎧甲”,“奪”意為“產地”,以古時曾產鎧甲而得名。

13

冕寧縣

西漢置臺登縣,明設寧番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冕寧縣,以冕山得名。冕山以其山高聳如冠而得名。

14

越西縣

北周置邛都縣,元置邛都州,明置越?Q衛,清改廳。

1914年改越?Q縣,以越?Q水得名。

1959年簡改為越西縣。

15

甘洛縣

1956年置呷洛縣,“呷洛”,藏語意為“苦盡甘來”。1959年簡改甘洛縣。

16

美姑縣

1952年由昭覺縣析置美姑縣。以境內有大渡河支流美姑河得名。“美姑”,彜語意為“地中心”。

17

木裏縣

舊木裏宣慰使司地,1953年建自治區,1955年改自治縣。以木裏河流經而得名。“木裏”,藏語意為“高而寬廣美麗”。

素材來源| 涼山之窗

綜合整理| 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服務平臺

溫馨提示,長按下方兩個二維碼

驚喜等著妳哦

微信公眾號

五彩涼山APP

註?7?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服務平臺長期對外征稿,征稿郵箱:。壹經采用,優先享受我們的免費試吃試睡體驗遊活動。

  • 上一篇:李德文企業簡介
  • 下一篇:臨時用工稅務處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