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監察、審計等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其監督權,不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行政執法監督必須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第四條 本條例由旗縣級以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實行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第五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的法制機構負責本部門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第六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建設,配備專職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人員,保證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落實。第七條 行政執法監督的主要內容:
(壹)法律、法規、規章的施行情況;
(二)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
(三)行政執法機構和執法程序的合法性;
(四)行政執法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情況;
(五)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六)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七)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情況;
(八)違法行政行為的查處情況;
(九)其他應當依法監督的事項。第八條 行政執法監督的主要方式:
(壹)建立備案審查制度;
(二)開展行政執法檢查;
(三)聽取行政執法工作報告;
(四)認定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統壹管理行政執法證件;
(五)調閱有關行政執法案卷和文件資料;
(六)對有關重點問題組織調查或者督促有關機關處理;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監督方式。第九條 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備案。
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範性文件,應當報送上報壹級人民政府備案;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範性文件,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壹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備案;兩個以上行政執法部門***同制定的規範性文件,應當由主辦部門報送備案。第十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依法作出的下列行政處罰,應當在作出處罰決定之日起30日內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壹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備案。
(壹)對公民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0000元以上罰款的;
(二)沒收違法所得數額或者沒收非法財物價值相當於第壹項規定的;
(三)責令停產停業的;
(四)吊銷許可證或者企業營業執照的;
(五)行政拘留10日以上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
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前款所列(壹)、(二)、(三)、(四)項行政處罰,應當在作出處罰決定之日起30日內報上壹級人民政府備案。第十壹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門對報送備案的規範性文件和處罰決定,應當於收到備案報告之日起30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發現問題的,按本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對報送備案的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的,由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第十二條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門對在行政執法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按下列規定處理:
(壹)對與法律、法規相違背的規章、規範性文件,責令改正或者提請政府予以撤銷;
(二)行政執法機構不合法的,提請本級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其執法活動;
(三)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的,責令糾正或者提請政府予以撤銷;
(四)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責令限期履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建議有關部門追究直接責任人和負責人的責任;
(五)對罰沒財物處置違法的,建議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政府法制工作部門執行前款規定時,可以向有關單位發出《行政執法監督通知書》。有關單位應當在通知書規定的期限內將處理結果書面報政府法制工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