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不加思考的帶著某種情緒化的傾向看問題,現在更註重對事情原因的理性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比如我前段時間看到壹個新聞,壹個不滿14歲的少年殘忍地殺害了三個孩子。因為他不滿14歲,所以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其實這種心情我也能理解,以前可能也是這樣。因為這個男生太過殘忍,行為令人發指,但是法律卻沒有給予他相應的懲罰,讓人感到寒心。不過,現在我可能會理性分析壹下這個少年為什麽殺人。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法律為什麽這麽規定?如何降低類似事件發生的概率?
2.學法律有助於我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學專業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妳的思維方式。自從學了法律,生活中看到的壹切都會和法律聯系在壹起。
學習法律讓我充滿了正義感。
法律在解決爭端中發揮作用,它必須體現平等、自由、公平和正義的精神。學法律無疑需要公平正義。如果以後從事公檢法行業,就缺乏公平正義,只會唯利是圖。那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將得不到有效保障,法律將形同虛設,法律在人們心中的權威地位將壹落千丈。怎麽能談依法治國?
學法律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愛好。
進入大學後,總有壹群來自偶像化的朋友,比如宋仲基、Johnny、TF-boy等。當別人問我“妳的偶像是誰?”我不假思索地扔出壹句話:“張明楷,朱蘇力,王黎明。”
朋友立刻給了我壹個白眼,說:“這是誰?我從來沒聽說過……”哈哈,不學法律的人當然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在法學方面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普通人怎麽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