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新野縣文化

新野縣文化

新野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存在距今4000-60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有19處遺址,白河兩岸有車爾灣、廣五臺、馬鞍山、下鳳鳴、鄧裕臺、下河村6處遺址。

鳳凰山遺址

位於崴子鄉寺門村北的土堆上,距地面5米,南北長550米,東西寬460米,面積約25萬平方米。

古城遺址

西漢初年有新野、濟陽、朝陽、新都、漁陽五郡。

水利遺址

“趙福運河”位於沙巖鎮西南的老白河路拐角處。是西漢至元朝時期,南陽知府召集信臣聚集群眾修建的大型水利建設工程。

古墓

曾國貴族墓:位於南關小西關,為春秋初期曾國奴隸主之墓。

漢組:* *墓葬26座。每座占地約100平方米,此墓為東漢皇室之墓。

石雕

樊姬漢群眾多,出土文物多為漢代畫像磚,其中的漁鼎、騎乘戰車、泗水狩獵、宴飲等畫像磚對研究漢代文獻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韓花磚

畫的是漢代的雜技、舞蹈和著名的歷史事件。在全縣各地不時出土,是研究中華文化的珍貴資料。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教授認為,整個新野是壹群民間博物館。新野猴戲

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漢畫磚上,除了雜技和遊戲外,還有許多猴子、狗和人壹起狩獵、玩耍的精彩畫面。到了南北朝時期,新野流行猴戲。明清時期,新野民間流行玩猴。新中國成立後,猴戲作為壹種地方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內涵。猴藝人有壹對扁擔,兩個箱子,足跡遍布全國。猴藝人走到哪裏都是放下扁擔,不搭臺。他要做的就是在壹片空地上牽著猴子走壹會兒,舉起他的小鞭子,用嘴喊壹聲,然後和小精靈壹起表演。看這只小毛猴戴著面具,穿著戲服,模仿人的舉止動作,爬桿子,挑水,騎車,犁地,走鋼絲,打籃球。真的很搞笑。

新野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猴戲市場,新野的猴戲歷史悠久。據清代康熙五十壹年《新野縣誌》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誌》記載:

吳承恩,龔氏,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1557)任新野縣令。

《新野縣誌·明桓卷》中說“賦以敏感,慎而自持,懲官,禁流民,修校,贊貞節,懲官,畏民之情……”吳承恩在新野縣的兩年時間裏,不僅取得了優異的品德成績,而且對新野的民間藝術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西遊記第壹部描繪孫悟空的前身仙人石的形狀,是以新野現存的漢臺為原型。仙人石的三維尺寸與漢議會平臺的尺寸完全相同。

在任期間,吳承恩深居簡出,處處留心,對新野縣的民風民俗,尤其是新野猴戲這壹傳統民間藝術印象深刻。而且《西遊記》中廣泛使用新野方言。比如新野把餃子叫“平食”,把動物叫“不安分”叫“骨贅”。這樣的方言在《西遊記》中比比皆是,可見吳承恩對新野民風的了解之深。

  • 上一篇:我在哪裏可以找到投訴?
  • 下一篇:刑事訴訟法屬於什麽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