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由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只有壹方當事人不能成立協議關系。
2.房屋拆遷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第壹,無論雙方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如何,都不允許任何壹方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另壹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壹方從另壹方取得某種權利的同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任何明顯不公平的協議都可以撤銷。
3.該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條例的要求進行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的社會組織應具有法人資格;承辦人在簽訂協議時必須有法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證明;必須有委托代理人訂立協議的法定程序;簽訂協議時,被拆遷人應當出具產權證、使用權證等法律文件。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采取欺詐手段訂立的協議無效。
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說明其權利在依法產生後受法律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由法律強制。其次,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嚴格遵守,任何壹方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然後在協議的履行中出現爭議,協議條款是解決爭議的主要依據。
5.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雙向有償協議。協議雙方根據協議享有壹定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6、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法律依據:拆遷裝飾補償第九條拆遷人可以自行實施拆遷,也可以委托拆遷承包人實施拆遷。拆遷人自行實施拆遷的,必須是具有資質的拆遷承包人;委托拆遷承包人實施拆遷的,拆遷人與拆遷承包人應當訂立拆遷委托合同,並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接受拆遷委托。拆遷人應當按照規定向拆遷承包人交付拆遷費,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繳納拆遷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