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洛陽之風》的正式開播時間比原來官方公布的時間晚了壹個小時,但是豆瓣上在原定播出時間後十分鐘就出現了大量的短評,其中壹星和五星評論占了大多數,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在《誰是黑仔》中由趙扮演的女主角沈玉在第壹天的更新故事中沒有上線。但“趙演技差”、“趙拉臀”等評論成為當天豆瓣短評的熱點,這些評論的贊數也非常高,位居熱評之首。
看完這則新聞,我有三個疑問:
1,水軍在侮辱誰的智商?
聽說這個神秘的手術後,我笑了。這真是“用瘸子的拳頭擋住瞎子的眼睛”。還沒開始播放,妳的評論就在前面了?妳還說妳有鼻子有眼,有理有據。誰給了妳勇氣?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妳,妳連最起碼的閱讀和答題都不懂?先回答是違反規定的。
我想說的是,不要太低估觀眾的智商和審美。真正的受眾是不會被妳毫無根據的廣告詞影響的。
2.為什麽會有水軍控評?
現在很多人看完電視劇都習慣在網絡平臺打分評論,也方便給沒看過的網友提供壹個參考。現在影視劇出現了壹批收視率,熱搜話題,話題出現了高端評論群控的現象,本質上是通過鍛造主流輿論,讓觀眾先入為主的判斷來影響觀眾的選擇。我覺得應該嚴查水軍背後的操縱者,是誰在擾亂正常、客觀、真實的文學批評。
3.平臺的監管在哪裏?
今年5月起,國家出臺“清場行動”,要求各大網絡平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不良網絡行為進行監管。我認為平臺對此次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簡單的原因就是為什麽網民可以對尚未上映的電視劇隨意評論,發現問題不及時整改。
我們不能等待官方媒體來命名壹切。每個平臺都應該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我們大家換來壹個幹凈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