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有代表性的期貨交易結算方式有三種:壹是在交易所內設有結算部,這是我國鄭州、上海、大連正在采用的期貨結算方式;二是完全獨立的結算機構,以倫敦結算公司為最具代表性;第三,交易所全面控制結算機構,香港期貨結算所是最典型的例子。那麽,在期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期貨結算機構是如何發展的呢?以美國為例,期貨結算機構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在初始階段,也就是1920之前,美國期貨市場此時還沒有形成正式的結算機構,結算主要由主辦者自己組織。早期的期貨市場,由於缺乏相關基礎制度的約束,期貨結算成本非常高,甚至有時無法結算。這時,設立結算機構就成了歷史的需要。在建立階段,在隨後的40年裏,美國的商品期貨市場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商品範圍的擴大也基本建立了商品期貨市場的法律框架。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清算所的建立保障了期貨交易,防止了結算風險的發生,維護了期貨市場的完整性。電子化階段,1963之後,法律體系和監管體系的建立,使得期貨市場進入規範發展階段。電子化的實現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為交叉交易和結算提供了技術支持。在競爭與合作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際化和IT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美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發生了期貨巨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合並等壹系列重大事件,各大交易所也在競爭中遇到挑戰。
美國期貨市場的發展需要結算機構的建立和發展,期貨交易需要控制結算風險,降低結算成本,提高結算效率,這對我國現貨市場也是壹個啟示。
現貨市場結算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防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解決結算結構發展和保證金制度問題是防範風險的關鍵。合理的結算結構發展模式有利於交易所更好地發揮監管職能,從而更好地防範市場風險;改革保證金制度有利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在現貨市場體系中,充分發揮結算結構的相關作用,配合結算銀行進行監管,防範風險的發生,保證客戶的資金安全,對整個現貨市場的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商品市場正逐步走向良性發展軌道,表現在法律法規日益健全,現貨市場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高,成交量和成交額不斷增加。在現貨市場中,結算系統的建立和發展對於控制現貨市場風險、降低結算成本、提高市場結算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國外商品市場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國外成熟的制度和經驗可以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只有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更好地促進結算系統的發展,從而推動現貨市場朝著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