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有人說,在飯店吃飯,剩菜不要打包。原因是什麽?

有人說,在飯店吃飯,剩菜不要打包。原因是什麽?

我們來看看法國人是如何看待包裝行為的。為什麽法國人不敢打包剩菜?法布裏斯·莫亞在法國裏昂當了12年的法國勢利眼。他不介意客人打包不能吃的食物,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他告訴《紐約時報》,每周平均有500人來吃飯,最多只有壹個人會打包。法國政府最近公布的壹份報告顯示,法國每年因為食物浪費而損失200億歐元(654.38+0378億元人民幣)。起草這份報告的社會黨成員伽羅瓦認為,這意味著“食品生產和消費體系的危機”。在伽羅瓦提出的36條建議中,推廣餐後打包的“狗糧袋”就包括在內。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在許多法國人看來,餐後打包剩菜與以美式快餐為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餐館”密切相關,是“重重量輕味道”的表現。法國圖爾大學的社會學家Jean-Pierre cabot說,法國的傳統做法是“吃或不吃”。無論是上流社會還是窮人都沒有包裝的概念。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他們很少出去吃飯,盤子裏通常沒有食物。有錢人有錢到不屑打包。法國“本地”網站稱,法國人拒絕把剩菜帶回家的態度從小就形成,成年後對法律的誤解強化了這種態度。但是食物浪費的嚴重性迫使人們改變他們的習慣。歐洲非政府組織可持續餐飲聯盟表示,浪費食物在法國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象征。政府數據顯示,法國有350萬人靠慈善組織提供的免費食物生活。打包只能秘密進行。拒絕打包的人給出的理由是,打包剩菜很小氣,不禮貌,甚至不衛生。法國《世界報》發現,人們對包裝有各種各樣的擔憂。

剩飯是不是意味著沒文化?法國餐飲咨詢公司的壹名工作人員向“本地”網站透露,上世紀90年代,法國餐飲業的壹些“大咖”曾試圖推廣包裝文化,但以失敗告終。法國文化似乎與自然包裝背道而馳。該國壹家環保包裝公司的創始人洛朗支持餐後包裝,但他也指出,他從小就被教導要吃掉自己盤子裏的所有食物。“我和很多法國人壹樣,小時候大人們總叫我不要吃剩飯,所以現在我出去吃飯也不準打包帶。

"他認為這種習慣使得法國人沒有必要打包行李。"如果妳不能吃自己的食物,還把它裝在袋子裏到處展示,妳肯定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譴責。這和不懂說“謝謝”或者不給女士開門壹樣沒禮貌,證明壹個人家庭教育不好。法國法律不允許我們允許顧客將食物帶出餐廳。如果顧客被這些剩菜毒死,可以起訴餐廳,餐廳老板承擔責任。“在法國餐飲業,關於包裝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勞倫特說,這完全是對法律的誤解。”

  • 上一篇:英國留學有哪些熱門專業?
  • 下一篇:工商註冊,雲南:創業要註冊什麽樣的公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