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句:三代人以仁得天下,以不仁失天下。國破家亡的原因是壹樣的。
賞析:對於所謂的三代,世界,存廢,在壹般人眼裏,是沒有概念的,也無法理解所謂的世界會是什麽樣子,失去了會怎麽樣。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無非是生存、立足、成長、創造、穩定等個體的社會和家庭地位。
另外:句中得天下,是為了君君,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站著(如果站不起來,那就什麽都做不了;不會演戲,就無法生存;不能生存,就不能繼承;如果不能傳承下去,人類本來的意義也就消亡了。
引申:即人要立足於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的每壹個角落,而在孟子那裏,必須首選“仁”,即所謂仁為本,德為人。換句話說,壹個人要想真正立足於社會和國家,就必須做符合天地倫理和人性的事情。如果他違反了這些,他肯定是無法自立的。即使他能得到壹時,也肯定維持不了多久。
延伸:(社會現象)本該被世人唾棄的表現,如不尊老、飛揚跋扈、背後捅刀子、助紂為虐等。,在社會上屢屢出現,屢禁不止。即使是少數現象,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擇其善者而改之的社會意識。也許,這些壞事與自己無關,而是與社會管理者有關,但作為個人,妳不能真的袖手旁觀。至少,當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妳身邊的時候,就更有必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會不會成為這樣的人。是每個人培養自身修養的最好方式之壹。
第二句:天子無情~不護四體。
賞析:這句話裏,接連列舉了四種不人道,說明了不人道對上至下的人造成的後果。不過現實生活中也差不多,只是身份和名字變了(有些身份涉及國家,這裏就不解釋了)。
引申:就是身份無情。作為個人,如果妳沒心沒肺,妳就站不住腳;作為家人,妳不厚道,家庭就無法和諧;作為朋友,妳不近人情,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得到的幫助多了,也是無可奈何);這裏所謂的仁,看似涉及的範圍很廣,很大,很籠統,但壹言以蔽之,仁就是做“第二人”——鏡中之人;沒心沒肺只是做世界上唯壹的人。
第三句:今日恨死,便是快樂無情。就是恨醉勁酒。
如果用“知行合壹”來解釋這句話,最恰當不過了:知是惡而死,行是無情;知是惡而醉,行是強。換句話說,明知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是令人厭惡的,但在行為上做出相反的選擇和決定,不僅會傷害自己的真誠,還會阻礙自己對周圍事物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