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綜合法律知識:法律原理

綜合法律知識:法律原理

二。法律原則(在2010中添加)

法律原則是指在壹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對各種法律制度起指導作用的理念,以及具有基礎性或本源性意義的穩定的法律原則和規範。

(壹)法律原則和法律規範的區別

1.從規範的內容和表達方式來看,法律規範是明確而具體的,具有嚴格的內在邏輯結構。法律原則往往是抽象的,不具備法律規範的邏輯結構。他們沒有預先設定具體的假設,更不用說明確了法律後果,而只是為人類行為設定了壹些壹般性的要求或標準。

2.在法律的具體適用中,法律規範的適用表現為“非此即彼”或“非此即彼”的模式。在適用法律原則的過程中,可以在不構成沖突和矛盾的情況下,在同壹案件中同時適用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原則。

3.與前面的區別相聯系,法律規範的適用範圍相對狹窄;法律原則的適用範圍相對更廣。

4.從法律內容的性質和穩定性來看,法律規範主要是規範性的,對具體事項提出具體要求,反映立法者在特定時期調整社會關系的意圖,便於立法者設計或變更;法律原則相對穩定和權威。

(二)法律原則的功能

1,法律原則對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

具體立法內容是否與管轄權的基本原則相沖突,是衡量法律是否“合法”的重要標準。

2.法律原則對法律的適用具有指導意義。

3.法律原則有時可以直接作為判案的依據。

法律原則作為直接裁判案件的依據,往往只出現在以下情形,或者說其適用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並遵循以下規則:

(1)案件必須是法律上有爭議的特殊或疑難案件,而不是明確簡單的案件;(2)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作為依據,即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有法律規範,但兩個或兩個以上規範之間存在沖突,無法確定適用哪壹個;或者是有壹個規範,但是把這個規範運用到本案中得到的結果是明顯不能接受的,即法律謬誤;

(3)法律原則的直接引用必須有充分的理由。

(3)法律原則的類型

1,基於不同的法律原則,可分為政策法律原則和公共理性法律原則;

2.根據法律原則覆蓋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基本法律原則和具體法律原則;

3.根據法律原則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實體性法律原則和程序性法律原則。

  • 上一篇:如何確定主要贍養義務
  • 下一篇: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單項訓練,帶知識點總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