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黨的領導
就是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必須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法治素養的提高涉及法治觀念的確立、法治思維方式和法治行為能力的形成,不是壹蹴而就的,具有長期性和基礎性的特點。
提高公民法律素養是壹項政治性和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只有堅持黨的領導,這項工作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把法治素養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聯系起來,發揮黨的強大組織力量和宣傳力量,以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斷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不斷提高公民法律素養,必須時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傳授法律知識、塑造法律心理、傳遞法律信仰、指導法律實踐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與人民站在壹起、想在壹起、幹在壹起。堅決反對“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3.堅持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各級領導幹部作為法治國家和社會的重要主體,必須具備較高的依法執政的思想水平、素養和能力,做尊法守法的模範。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理解和掌握規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可以發揮“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全社會公民法治素養的提高。
提高公民法律素養的意義;
中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和要求與日俱增,但法治素養的總體狀況與建設法治中國的現實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切實提高公民法治素養,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在當代中國,中國* * *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他們的法律素養不僅直接關系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幸福。
而且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實踐過程和社會治理的成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作為“全面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和要求日益增強,但法治素養的總體狀況與建設法治中國的現實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因此,有效提高公民法律素養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