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二:擡高價格。當手續已經完成,可以提車時,汽車經銷商提出要求。由於種種原因,消費者必須在原車上支付壹定金額的車費才能提車。
陷阱三:利用合同欺騙消費者。如果消費者不仔細看合同,很可能暗藏各種陷阱。比如合同中註明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還款法”,但消費者在銀行打印的個人車貸明細卻是“本金遞增,利息遞減”。
陷阱四:0利率購車。經常有各種車商打著“零利率”貸款的旗號吸引購車者的眼球。但是貸款購車款中有壹筆額外的手續費,是按照購車款的百分比來計算的。當然,這部分費用不會寫在促銷廣告裏。
陷阱五:1元車險。1元車險聽起來很劃算,雖然包含了機動車盜搶險、第三者險這類實惠的內容,但實際上還需要購買其他商業保險,其他亂七八糟的費用其實會花更多的錢。
陷阱六:便宜車,直達車。這種車有很大概率會有新車或者庫存車。沒有人想拿到新車就找壹大堆新車,所以要註意這種情況。
陷阱7:簽空白合同。壹些汽車經銷商欺騙消費者簽訂空白合同。消費者到經銷商處辦理購車手續時,經銷商先做口頭承諾,然後讓消費者在空白合同上簽字。然而,在消費貸款手續完成後,消費者看到信貸合同時,發現貸款金額與之前承諾的價格有出入。
陷阱八:車商沒有信貸資格。有些車商沒有信用資質,卻帶著分期購車的消費者到有信用資質的經銷商處辦理分期付款手續。
陷阱九:二次抵押。雖然這類問題很少,但消費者也要警惕經銷商對自己的車進行二次抵押,導致騙貸。
陷阱10:不要被日供月供欺騙。有的時候,壹些貸款公司宣傳的時候,並不說明貸款利率,而是用日供量和月供量來宣傳。低成本還貸會打動消費者,但實際計算貸款利率時,利率會很高。
陷阱11:超額支付。消費者辦理貸款購車手續時,經銷商故意多收費,不向消費者提供銀行的貸款合同,讓消費者無法察覺。
陷阱12:壹些貸款公司在辦理手續時,往往會給消費者很多承諾,但實際上並不能辦理成功。這時候消費者要求退還手續費,承擔貸款利息損失,貸款公司又不願意解決。
陷阱13:違約金。經銷商利用貸款手續和計算方法的復雜性,故意“收縮”貸款合同的還款期限,從而造成消費者“違約”,進而騙取消費者的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