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囚徒困境”的解決方案

“囚徒困境”的解決方案

合作無處不在,但合作需要付出壹定的“代價”,甚至承擔風險。

兩個罪犯被警察抓住,關在兩個單獨的牢房裏,彼此無法交流。警察給了兩個嫌疑犯三個選擇:

兩人都沒有認罪,各判兩年;

兩人都供認了罪行,刑期加倍,各判四年;

如果壹個人與警方合作並承認了罪行,另壹個人就會守口如瓶。在警方無罪釋放的配合下,他被重判六年。

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大家都想坦白罪行,幫兇什麽都不交代,這樣就能無罪釋放。這是個人角度的理性選擇。

但如果對方這麽認為,最後的情況是兩人都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刑期加重,各判四年。

從整體利益分析:兩個從犯選擇共同隱藏罪行,每人只需要坐2年牢。這是從集體角度出發的理性結果,也是最佳選擇。

由此可見,在壹個群體中,如果所有個體都從自身利益出發,結果將是集體受損,最終導致任何人都沒有收益。

即個體的最優選擇並不是群體的最優選擇。

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論,用來解釋為什麽在知道合作對雙方都有利的情況下,很難維持合作,甚至冒險。

現實生活中,“囚徒困境”無處不在。比如“* * *享單車”大家都用。有些人認為自行車應該被珍惜,但是當他們認為別人會隨意破壞自行車時,珍惜* * *和自己享受自行車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大家都這麽想,自行車的使用壽命會比壹般自行車的使用壽命短很多。

最終越來越多的自行車無法使用,享受自行車的成本不斷攀升,以至於大家都享受不到自行車的便利。

合作可以使集體和個人獲得最大的利益。

解決囚徒困境,促進相互合作,有壹個非常簡單的核心策略:真誠。

這個策略是由密歇根大學的數學心理學家拉波特教授發明的。叫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真誠並不意味著讓背叛發生。

做事的時候,壹開始就應該選擇合作。

也就是說,第壹輪選擇合作。

在後續的溝通中,采取固定的策略:像上次他對待妳壹樣對待他。

上次對方背叛妳,這次妳選擇背叛他;

上次對方跟妳合作,這次妳選擇合作。

就這麽簡單。

“真誠策略”,通過幾次互動,主動選擇與方便會合作,“囚徒困境”得到解決。

在五行中,最實際、最真誠、最可靠的是“土”的特質。

土穩、承主載、包容、容萬物、友善、土性強的人,自然會選擇與人合作,而不是背叛。這是解決“囚徒困境”的基礎。

天然黃金。金屬是規則和界限。就是在合作中,不能做壹個沒有原則的壞人。當對方背叛妳的時候,妳要毫不猶豫的亮出自己的底線,堅定的妥協。這是合作成功的前提。

這就是毛澤東主席在論述國家間合作時所說的真理:“鬥爭中的團結就是生存中的團結,讓步中的團結就是死亡中的團結”。

金生水,水流出,人懂得順勢而為,及時原諒。即使對方已經背叛了妳,只要妳這次選擇了合作,下次就應該選擇合作,也就是原諒對方之前的背叛。

沈浸在仇恨和背叛中,會錯過形勢變化後新的合作機會。

寬恕可以鼓勵彼此達成合作行為。

合作需要簡單的邏輯,簡單的動機,最真誠的表達。

  • 上一篇:法律資格證書和律師證書的區別
  • 下一篇:工程中砂石資源的處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