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不交個人所得稅有什麽影響?

不交個人所得稅有什麽影響?

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會產生以下影響:

1.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是違法的。納稅人未繳納個人所得稅,將面臨罰款、滯納金等法律責任。

2.信用記錄

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會影響納稅人的信用記錄。在信用社,良好的信用記錄對個人生活和事業都非常重要。不納稅可能會導致個人信用評級下降,並影響貸款和信用卡等金融服務的申請。

3.社會保障

個人所得稅是政府為個人提供社會保障的重要資金來源。不交個稅意味著不能享受相應的社保待遇,比如醫保、養老保險,對自己的生活保障有影響。

4.稅務調查

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可能導致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調查,增加納稅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給生活帶來不便。

個人工資的計稅標準如下:

1.工資在1000元至5000元之間,含5000元的,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在5000元至8000元之間,含8000元的,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在8000元至17000元之間,含17000元的,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在17000元至30000元之間的,含30000元,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3萬至4萬元,含4萬元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綜上所述,個人應依法申報納稅,遵守稅法規定,避免偷稅漏稅造成的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

下列個人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壹)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營業收入;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收入。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應當按照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應當按月或者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 上一篇:福建壹5歲女童偷玩具,被母親逼到派出所自首。父母是在推卸責任嗎?
  • 下一篇:工商局和工商聯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