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老年人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老年人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1.國家保護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

2.國家和社會應當采取措施,完善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和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3.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壹.老年人面臨的問題

1,養老金問題

老年護理人員短缺,專業化程度低。中國約有3300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如果用3: 1的比例,那就有100000多,從業人員不到壹百萬,其中壹半左右是文盲。養老機構和護理人員的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國養老服務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的矛盾。

許多老年人被騙去了養老院。有人說要帶老人走親戚,有人說要帶老人看病。當他們被送到養老院安頓下來後,孩子馬上就不見了,這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只能認命。

2.空巢家庭

空巢老人得不到應有的生活照顧,而且他們生病時也沒有人照顧,更不用說動情地安慰道。涉及精神贍養需求的案件大幅增加,約三分之二的老人反映子女忽視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精神贍養問題已經成為老齡化問題的新挑戰。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有經濟自立能力的老年人逐漸增多。如何給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關懷,已經成為壹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3.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近壹半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老年人是壹個多發群體。而我國老年醫療服務的體制、觀念、制度明顯滯後。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種疾病,但醫院分支機構細致,手續復雜,缺乏針對老年人的特色醫療服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有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包括總則、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優待、宜居環境、參與社會發展、法律責任、附則。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經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

三、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如何處理?

根據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指出,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政府部門申訴。法院也必須接受老年人主張其合法權益的要求。老年人的合理要求,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不能推諉和拒絕。

那麽我們來看看關於老年人典型權益被侵害的法律規定:

1.當老人與親屬發生糾紛(贍養撫養或經濟糾紛)時,可向主管部門申訴調解,再由調解委員會負責與家屬溝通,達到和解解決問題的目的。

2.當老人因婚戀問題與家人發生糾紛時(家人拒不贍養老人,拒不贍養老人),有關部門對其家人進行嚴厲批評,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治安責任和行政處罰)。

3.如果老人申請贍養費,法院會先執行孩子支付贍養費。

4.如果由於國家公職人員的錯誤而使老年人的權益受到侵犯,老年人有權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情節嚴重的,對失職人員予以辭退,並追究刑事責任。

5.對詐騙、盜竊、惡意占有、故意損壞老年人財產的,老年人家屬應根據情節輕重,處以治安拘留或刑事處罰。

6.侮辱、惡意誹謗老年人的。治安拘留甚至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法定義務,父母有贍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幫助和保護父母的義務。

  • 上一篇:勞動法規定試用期內,多久離職?
  • 下一篇:李2014 10月18 10: 07女孩的名字好不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