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

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原則:壹方面是指民事主體在參與民事法律關系時,可以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則的前提下,以公序良俗的壹般要求實施民事行為;另壹方面,民事糾紛仲裁員可以在法律規定不足或不違反強制性法律規範的情況下,運用公序良俗的壹般要求處理糾紛。民事法律制度根據公序良俗原則,對民事主體權利的行使作出必要的法律限制,並與公認的道德規範壹起形成系統的公序良俗。

采用公序良俗原則的意義在於限制私法自治,促進社會公共道德,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協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彌補強制法的不足。公序良俗原則是現代民法的壹項重要法律原則,是指壹切民事活動都應當遵守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原則是現代民法的壹項重要法律原則,是指壹切民事活動都應當遵守公序良俗。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它具有維護國家和社會整體利益以及普遍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與誠實信用原則類似,公序良俗原則具有填補法律漏洞的作用。這是因為公序良俗原則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因素,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可以應對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各種新問題,在確保國家的普遍利益和社會道德秩序以及協調各種利益沖突、保護弱者和維護社會正義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公序良俗原則的分類:

1,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

2.傳統的良好風俗和生活習慣;

3.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尊嚴;

4.親情關系與小家庭成員之間維系的人文倫理原則;

5、受時代優秀情操的影響,良好的風氣安排推動社會變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

第十條民事糾紛應當依法處理;如果法律沒有規定,可以適用習慣,但不得違反公序良俗。

  • 上一篇:美國可以帶槍,那麽可以帶刀嗎?
  • 下一篇:持刀威脅人是什麽罪?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