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霸王條款,可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受到嚴重損害,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投訴。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但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客觀性:
霸王條款是部分經營者單方制定的免除自己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權利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或者行業慣例。這是壹個非法的格式條款。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霸王條款,可以通過12315投訴,也可以直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舉報。工商部門將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違法合同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的規定,視情節輕重,對使用霸王條款的經營者給予警告,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消費者如何避免簽署霸王條款?簽訂合同前,應掌握相關合同知識,了解法律規定;其次,如果是大額合同,最好咨詢有經驗的人或律師。簽訂合同時:壹是要求經營者使用有關部門制定的合同示範文本;第二,壹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的內容,高度重視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條款,壹定要要求對方有明確的意思表示;第三,目前盡量不交定金和訂金,協商達成合同內容後再交。如果霸王條款是在合同簽訂後才發現的,人民法院可以主張撤銷或者變更。霸王條款違反強制性規定的,主張無效。起訴前最好與運營商協商,看能否通過協調解決,減少維權成本。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民事責任。格式化合同、通知、報表、商店通知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