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壹,也是中國和國家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的團結是以中國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壹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制度長期存在。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民族地區的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時代。此外,中國* * *和* *還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禁止壹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
2.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和民族內部的團結。
3.齊心,各族人民將共同努力,促進祖國的發展和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開辟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不是誰的親密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應該進壹步鞏固和發展這種關系,團結壹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壹。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國家繁榮、民族進步和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壹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團結,反對壹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2.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
國家和政黨為調節民族關系、處理民族問題而采取的相關措施和規定的總和。從世界範圍來看,民族政策的本質和功能可以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前者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發展政策。後者,如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等。
從內容上看,有政策原則,也有政策措施。民族政策原則壹般是指在民族工作大局中必須遵循的大政方針,如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具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通常是對民族問題某壹方面的具體規定。
我們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壹項關於少數民族的政策。是黨和* * *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其實質是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它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行為準則,是中國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某中學組織全校2000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知識競賽。為了理解這些知識,
(1)選擇的學生人數為:148÷0.37=400,0.05 * 400 = 20,80 ÷ 400 = 0.20,400 * 0.26 = 104,400-。1-0.05-0.20-0.26-0.37 = 1-0.88 = 0.12,所以填寫:20,48,0.12,0.20,104;分組頻率50.5 ~ 60.5 200.05 60.5 ~ 70.5 48 0.12 70.5 ~ 80.5 80 0.20 80.5 ~ 90.5 104 0.26 90.5 ~ 100.5 148 0.37,合計60。(3)2000*0.37=7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