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識,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圍至關重要。
像網絡上頗受網民歡迎的村幹部的硬核宣傳壹樣,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識,包括在村裏用高音喇叭喊話,用電動車拉音響在村裏循環播放,在村裏的微信群裏轉發關於疫情的科學知識和新聞報道。
大喇叭、小喇叭、微信群消息構成視聽盛宴,將防疫知識植入村民心中。消毒也是防疫的壹項重要工作。值班的黨員或誌願者每天都會對村裏的大街小巷進行消毒。
2.壓實縣鄉黨委和村“兩委”職責。
各地黨委政府要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和聯防聯控機制下成立農村疫情防控專班,加強統壹指揮調度,堅持城鄉疫情防控壹體化部署推進,切實保障農村疫情防控的物資、資金和人員需求。
縣鄉黨委、政府要以農村疫情防控為重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引導和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控,形成防控合力。
3、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鄉村醫生的作用。
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工作人員要在縣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和疾控等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做好農村地區的篩查、醫學跟蹤、預檢分診和轉診工作,實行日報告制度。
發現發熱病人和來自疫區的疑似感染者,要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發熱門診,分類做好防護和信息登記,按時上報。
協助追蹤和督促來自疫區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落實居家醫學觀察措施。基層黨委政府要做好農村地區消毒用品、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和體溫計的調撥和儲備,確保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物資供應。
通過視頻培訓、發布技術指南等。,加強縣鄉醫療衛生人員培訓,提高疾病識別、初步治療、感染控制和防護能力。對人力不足的醫院和診所要及時安排支援和保障人員,確保任務落實到位。
預防和控制流行病的健康提示:
1,提前報名
從外地回來的農民,特別是高危地區的農民,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主動登記、保護、隔離。
壹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喪失嗅覺和味覺、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癥狀,要及早報告、發現、隔離和治療。
2.加強保護
個人防護要做好,回家勤洗手,出門科學戴口罩,保持健康,註意食品安全。
3、講衛生
及時清理垃圾、禽畜糞便、生活垃圾、生活汙水等。房前屋後,徹底清掃死角,經常通風清潔居住環境。
4.減少聚集
少拜訪,少聚餐,少拜訪朋友,少去人多的地方,盡量不要聚在壹起。
5、勤消毒
房屋、畜舍、溫室等。應經常消毒通風,保持空氣清新。
6.多合作
積極參與防疫工作,配合村委會和社區做好人員登記和核酸檢測工作。
7.不要造謠,也不要輕信謠言。
從正規渠道獲取權威疫情信息和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恐慌、不擔憂,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認真落實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