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有哪些?
建國以來,有關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不計其數,這裏只列舉其中的壹部分。
1,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07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65438+2007年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 10 10月27日)。。
2.行政法規
國務院直轄市職工探親待遇規定(1981 3月14)。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 7月21)。
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1989年9月30日)。
國務院直轄市職工工作時間規定(1995年3月25日)。
失業保險條例(1999 65438+10月22日)。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999 65438+10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2002年6月65438+10月1)。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4月27日)。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04年6月165438+10月65438+10月)。
《殘疾人就業條例》(2007年2月5日)。
二、中國的勞動保障措施
勞動保障是指為保護勞動者的基本權益而采取的壹切措施和行動的總和。勞動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同於其他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制度。
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壹部統壹的法律對勞動保障事務做出具體規定,現在只有壹些地方省市的暫行辦法。比如廣東省的《勞動保障代理暫行辦法》中,明確了勞動保障代理機構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明確了什麽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保障代理協議。
第三,勞動保險和社會保障
從勞動保障與社會保險的關系來看,前者是針對勞動者的弱勢地位而建立的,後者是針對生命風險而建立的,不考慮主體的差異。所以,社會保險是勞動保障的內容之壹,但不是全部。社會保險只有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關系主題不同但有所重疊的情況下,才屬於勞動保障的內容。從社會保障和勞動保障的角度來看,勞動保障顯然只是社會保障的壹部分,屬於種屬關系。
以上是“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只有部分省市有相關規定,但隨著我國法制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肯定會盡快出臺。如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隨時咨詢,我們會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