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埋葬是壹些環境汙染物的已知來源,這是壹個不爭的事實。防腐劑溶液中的汞、砷和甲醛會汙染地下水。棺材本身是另壹個已知的汙染源。其他汙染問題包括在死亡或埋葬前進入人體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放療);這些屍體的腐爛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
問題2:
大多數國家的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規定,患有法定傳染病的遺體必須火化,以避免疫情傳播。
問題3:
包括壹個或多個火化爐。火化爐是壹種工業爐,其高度可高達870-980攝氏度(1600-1800華氏度),以確保屍體能夠解體。火葬場可以是教堂或殯儀館的壹部分,也可以是公墓提供的獨立設施或服務。
放置屍體的地方叫“退臺”。他們用耐火磚來抵禦高溫。為了保持其耐熱性,這些磚通常每五年更換壹次。現代火化爐由電腦控制,以確保其正確和安全的使用。例如,火化爐的門只有在火化爐達到操作溫度時才能打開。棺材應該盡快推動撤退,以避免爐子的熱量通過頂部打開的門流失。使用充電器(高架手推車)可以快速將棺材推入爐內,並將棺材斜著推入火化爐。
大多數火化爐都有標準尺寸。然而,壹些大城市將使用壹些超大的火化爐,這些火化爐可以處理重達200公斤(4,465,438+0磅)的死者。
擴展數據:
火化後的骨灰將被放在壹個長方形的塑料容器中,然後放在壹個紙箱或天鵝絨袋中,或放在骨灰盒中(如果家屬已經購買了骨灰盒),然後歸還給死者的近親。除了骨灰之外,火葬場當局還將為家屬準備壹份正式的火化證明,以證明死者的遺體已被合法處理,該證明必須與骨灰壹起保存。
骨灰可以存放在骨灰盒裏,或者撒在壹個特殊的地方,比如山上、海裏(海葬),或者埋在地下。其他特殊的例子有氦氣球、煙花、獵槍子彈,從飛機上散落在地面上,甚至將骨灰送入太空。因為骨灰的主要成分是像鉆石壹樣的碳,所以有壹些服務可以用人造鉆石制造機將骨灰制成鉆石。
此外,它們還可以添加到由骨灰盒和水泥組成的人工魚礁中,或與顏料混合制成死者的肖像。在美國,經過特別許可,骨灰可以撒在國家公園裏。
此外,如果主人同意,骨灰也可以撒在私人場所。壹些骨灰可能會保存在壹個特別設計的紀念品盒中,通常稱為“紀念品掛件”。但最終如何處理取決於死者的意願或他的宗教信仰。壹些宗教允許骨灰灑在或放在家裏。壹些宗教,如羅馬天主教,堅持埋葬骨灰。
印度教要求死者的骨灰必須由最親近的男性家庭成員(如兒子、父親和丈夫)浸泡在神聖的恒河中,最好是在印度聖城赫爾德瓦。此外,骨灰也可能埋在地下。
在日本和臺灣省,火化後的骨頭碎片會返還給家人,並在最終下葬前用於葬禮儀式,主要是在佛教寺廟、靈骨塔或墓地。
壹些虔誠的佛教徒和佛教神職人員的遺體將在火化後留下。據說釋迦牟尼佛圓寂後,八位國王帶著他們的遺物建了壹座塔進行朝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