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面,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廢除奴隸制,把貴族從奴隸主變成地主。奴隸變成了農民。
另壹方面是實行戰時經濟制度。人力物力都是為戰爭服務的,新法其實是臨時戰爭法。
商鞅變法強迫社會上所有的人和物資都用於戰爭。為了把大家綁在秦的戰車上,他廢除了貴族世襲制。
法律實施之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壹樣。如果是平民,只要在種田或者打仗方面有建樹。那妳就是有錢有勢的貴族了。
商鞅對窮人和貴族苛刻,稍有不慎就要受到懲罰。只是窮人壹無所有,因為變法有出路,自然無話可說。
在戰爭中,國家不得不花錢買食物。戰爭結束後,立功的人應該得到財富和地位的獎勵。所以國家應該把原本屬於貴族的資源全部握在手中。正是集中了國家手中的資源,秦國才能建立強大的軍隊。
痛苦是高貴的。時代過著貴族富裕的生活,突然什麽都沒有了。貴族們當然不願意拼命抵制新法。
所幸變法時秦國積貧積弱,河西被魏奪去。比起東方六國,秦國的貴族其實很弱。這也是只有秦國才能徹底改革的原因。
商鞅變法,就像傳說中的葵花寶典,可以使人所向披靡,但代價很大。商鞅本人也被變法給破解了。
公元前356年,秦國改革,公元前207年,秦國滅亡。壹百多年來,秦國壹直在戰爭中流血犧牲。無論是在戰爭中還是在去戰爭的路上。國內貴族的反抗被商鞅鎮壓後,開始東進強兵。真的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直到六國滅秦,匈奴北攻。
然而,過於軍國主義的秦遭到了人民的抵抗,在起義軍的進攻下滅亡了。
商鞅變法立下汗馬功勞,使秦國輝煌,統壹了中國。商鞅變法也是有缺陷的,因為本質上適用於戰爭,無法避免嚴酷殘酷的屬性。(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