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外的賬目是給稅務局的,是根據發票來記錄的,比較規範,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相比之下,內部賬目記錄的是公司所有的財務狀況,包括壹些沒有開具發票的收入和費用,可能會有壹些不規範的地方。所以稅務局壹般會先查外賬,如果有疑問或問題,再深入查內賬。
稅務機關查稅的基本程序是:
1,案件選擇,根據案源信息進行篩選,決定是否立案;
2.立案;
3、檢查結果制作《稅務檢查報告》,實施檢查之日起60日內完成,確需延長檢查時間的,應當經稽查局局長批準;
4.審理和檢查結束後,檢查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將稅務檢查報告、稅務檢查工作底稿及相關證據材料移交審理部門審理,並辦理交接手續。
綜上所述,稅務局主要檢查收入、成本費用、合同。合同:查詢雙方簽訂合同的具體內容,從企業實際經營範圍和需求出發,核查是否存在異常交易;成本:主要是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次結轉;收入:主要是檢查是否所有應入賬的項目都入賬了,特別是是否還有應確認為收入而未入賬的往來款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五十五條
稅務機關依法對上壹納稅期間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進行稅務檢查時,發現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轉移或者隱匿其應稅商品、貨物和其他財產或者應稅收入的明顯跡象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的批準權限采取稅收保全措施或者強制執行措施。
第五十六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隱瞞。
第五十七條
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時,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當事人,有關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稅務機關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