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總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向別人借錢。1.民間借貸是否受法律保護根據法律規定,民間借貸是合法的,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約定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但是,下列情形不受法律保護。1,民間借貸年化貸款利率不得超過36%,否則屬於高利貸。根據現行法律,年化利率超過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有權不償還利率超過36%的部分。2、因為法律講的是證據,所以如果借貸時雙方沒有簽訂正式的借款合同,那麽民間借貸就很難受到法律保護。所以,借錢的時候壹定要簽訂詳細正規的借款合同,防止以後發生糾紛。3.如果民間借貸是在壹方不情願的基礎上簽訂的,或者壹方被騙,那麽民間借貸就不受法律保護。但是,活動分子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受到了脅迫或欺騙。4.如果民間借貸的用途是非法的,比如走私販毒,民間借貸就不受法律保護。5.《民法通則》規定了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知道被侵害後超過2年未提起訴訟的,不受法律保護。第二,民間貸款的利率是多少?年利率不超過36%是合理的。法律規定年利率在36%以內受國家法律保護,超過36%無效。也就是說,他的年息不能超過36%。根據《合同法》第二百壹十壹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關於限制借款利率的有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借貸案件的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可以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超過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
法律客觀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壹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有效: (壹)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當事人采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的,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字、蓋章或按指印之前,壹方已經履行了主要義務,另壹方接受時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如果當事人沒有以書面形式這樣做,但壹方已經履行了主要義務,另壹方接受,則合同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條* * *借款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壹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金額、利率、期限、還款方式等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