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殯葬管理條例》,殯儀館存放骨灰需要符合相關規定。首先存放骨灰的地方要幹燥通風,防潮防火,保證安全。其次,骨灰存放應在尊重死者意願的基礎上嚴格保密,不得泄露死者及其家屬的私人信息。最後,家屬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如死亡證明、親屬證明等,辦理相關手續。另外,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規定。比如北京市規定,家屬在辦理入庫手續時,需要提供死亡證明、火化證明和有效身份證件。同時保存期限也不同,壹般在6個月到5年不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殯儀館存放骨灰的位置需要標註死者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死亡時間等基本信息,要嚴格保密,不得泄露。
家裏人提供不了證明怎麽辦?家屬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殯儀館壹般會要求其提供其他有效證件或者進行查詢核實。如果實在無法提供任何有效的證明材料,可能需要進行進壹步的溝通咨詢或者尋求法律幫助。
在殯儀館存放骨灰的過程中,需要遵守相關規定,包括環境衛生、保密、安全等。家庭成員應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並按照程序辦理相關手續。另外,不同地區會有具體規定,家屬在辦理相關手續前,要仔細了解相關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殯儀館、火葬場管理條例》第八條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殯葬服務站和骨灰堂的建設,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公墓的建設,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農村村民建立公益性公墓,經鄉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