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未成年人保護法》簡介?

《未成年人保護法》簡介?

1991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壹部全面、綜合的未成年人權利保護基本法。這部法律首次系統、科學地規定了家庭、學校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既體現了中國批準加入的《兒童權利公約》的原則,又規範了社會各方面與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系。《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宗旨,也就是該法第1條明確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這個目的實際上是法律承擔的根本任務,是要實現的根本目標。這個目的需要不同的法律法規來規定,並保證實現。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7章第56條。第1章是總則,即立法目的、未成年人的概念、保護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教育保護的主要內容、履行法定義務的主體等。第二章為“家庭保護”提供了家庭保護的內容、方式和方法;第三章是“學校保護”,規定了學校當局(中小學、有兒童的國家)和教師保護的責任和義務;第4章是“社會保護”,涵蓋範圍很廣;第五章“司法保護”,規定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法院)和未成年犯管教所處理犯罪未成年人的原則和方法,以及未成年人訴訟權利和民事權利的保護;第六章“法律責任”,規定違反本法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責任;第七章是“附則”,規定中央和地方可以根據本法和本法生效日期制定有關條例或者實施細則。

《未成年人保護法》最大的特點是只全面規定未成年人的生命權、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依據該法確定的“保護對象”明確規定了“保護主體”。它不僅明確規定了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保護責任,還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組織和個人的義務和責任。例如,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可見,保護的主體具有最廣泛的特點。除該條款外,在以下各章的具體規定中,不僅規定了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關在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民政、勞動、衛生、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保護職責,還規定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矯治機關以及婦聯、工會、青聯、青聯、學生聯合會的職責。既規定了成年人集中的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等教育單位的保護責任,也規定了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保護責任。不僅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有對未成年人優先開放的義務,營業性舞廳、電子遊藝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也有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它不僅規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保護責任,還規定了教師、司法人員、作家、科學家、藝術家等成年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和責任。

(以上內容摘自國務院關工委網站)

  • 上一篇:兩會提交了哪些讓年輕人敢生孩子的提案?
  • 下一篇:打得太狠怎麽辦?沒有學校接受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