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俄羅斯壹再否認自己是烏克蘭東部分裂勢力的支持者,但無論是作為實際的地緣政治利益相關者,還是克裏米亞問題的主導者,俄羅斯都很難讓烏克蘭政府回頭。烏克蘭問題是美俄戰略矛盾的公認體現,而烏克蘭堅定的選邊站,最終使烏克蘭失去了戰略回旋空間,徹底陷入美俄對抗歐洲暴風眼的沖突中。我不想猜測是誰破壞了烏克蘭沖突雙方的停火協議。但就烏克蘭政府的處境而言,普京的指責不能說沒有道理。
首先,烏克蘭政府不會願意讓東南部地區沿著分裂的趨勢越走越遠,重蹈克裏米亞的覆轍。這種心理源於烏克蘭通過克裏米亞問題對俄羅斯的高度不信任。美俄對峙的形成,使得政治解決東南問題的前景黯淡。在得到美歐新壹輪的強力支持後,烏克蘭認為自己有了更多強硬的資本。因此,武力解決目前東南部的戰略困境,可能是烏克蘭政府的唯壹選擇。
第二,烏克蘭政府的金融危機和能源危機可能引發烏克蘭新壹輪的政治動蕩。尤其是在當前艱難的冬季,烏克蘭政府的壓力將與日俱增。加大對東南部武裝的打擊力度,激化美俄歐烏矛盾,可以轉移國內民眾的註意力,降低對烏克蘭經濟危機的關註度,從而達到緩解烏克蘭政府社會壓力,避免烏克蘭社會矛盾激化的短期目的。
第三是美俄歐對抗久而久之陷入疲態,這對烏克蘭來說不是好現象。此外,“伊斯蘭國”在中東的恐怖主義崛起也轉移了國際社會的註意力。應該說,美俄歐都想借機進行戰略調整,但作為矛盾中心的烏克蘭卻沒有休息等待的資本。讓美俄歐重回對抗,不僅能為烏克蘭贏得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也能給烏克蘭現政府更深的政治資本和民意支持。
普京在與聯邦安全委員會常任理事國舉行的會議上說:“應該對此負責的是那些發出這種犯罪命令的人。這樣做的人必須明白,除了和平談判和政治手段,沒有其他辦法解決這種沖突。”普京的上述表態並沒有突出俄羅斯的軍事戰略底線。但在美歐的軍事援助和高調支持下,如果東南部分裂勢力陷入絕境,俄羅斯在軍事上袖手旁觀,繼續堅持談判政治解決立場的概率幾乎為零。
俄羅斯壹直否認美歐的制裁造成了其目前的經濟困境,但目前的經濟困境確實削弱了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軍事強硬策略的基礎。但如果俄羅斯認為讓步沒有出路,發動有限的俄烏戰爭以擺脫整體戰略劣勢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將和之前的格魯吉亞壹樣,成為美俄兩頭熊爭鬥的草原,最終成為大國戰略沖突的犧牲品。(軍事評論員高峰)2015-1-26